孟春雖猛,但不傻。

自己這點人馬,是不能硬衝敵陣的,會陷進去出不來。他在等,因為飛龍衛帶給他一個命令,就地等候和大帥匯合再行動。

所以孟春有意放慢了行軍速度,出於對自己手下的信任,他知道馮恕的踏陣軍一定會踏陣而出。半路上已經接到訊息,阿克什的聯軍已經和趙點第一軍的時逢春團匯合,固守待援,加上馮恕的第三軍,支撐到大軍趕到,應該是不成問題,另外一個好訊息就是,趙點的第一軍已經從臨潢路南下,後面,是龍三十的鐵鷂重騎。

所以孟春不急,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自己清楚,金兵未必清楚,打得就是不對稱。

孟春現在要放緩攻勢,等待大帥主力前來,大帥的應龍軍團不是吃肉的,那是嚼碎骨頭、吸乾骨髓的主兒,他已經開始為完顏兀朮擔心,而非自己。

阿里特的密錄親軍第一師,就是畢勤哥的親軍衛組成,擴充成師級編制,但所有西域諸國的禁衛軍,師一級編制都是一個萬人隊,出征在即,都是滿編足額。

加上孟春的警衛團兩千人,這一萬兩千人,雖然人數不多,但金兵要想短時間吃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阿里特的這一萬人,可以說就是高昌回鶻的全軍精銳,優中選優選出來的,是一支種子部隊,在趙構葉密立城的時候,趙構一張落日弓,三支穿雲箭,折服畢勤哥的密錄親軍,親軍首領阿里特乾脆把趙構尊稱“沙米爾王。”

趙構善於借勢用力,將畢勤哥的密錄親軍直接擴編為師級單位,責令孟春的西護軍進行訓練和裝備,可以說,這支密錄親軍實際上就是孟春的一支貼身警衛師,可想而知其戰鬥力定然不俗,你只看這支部隊一年內,光是戰馬就換了三茬,可想訓練的強度和難度。孟春也沒有急欲擴充,一直保持著萬人規模,但這一萬人,可就厲害了。

孟春命令阿里特扎住陣腳,穩住陣型,輪流休息、進食,恢復體力,阿里特執行得異常堅決,但其躍躍欲試的表情,還是讓孟春看出來了,笑著對阿里特說道:“阿里特,不要著急,大戰還在後面,我們還要等大帥到來才行。”

一聽是等候自己心中的沙米爾王,阿里特更是興奮,說道:“司令,我想去迎接心中的沙米爾王。”

孟春點點頭,把阿里特高興壞了。大呼小叫地吆喝著自己的親衛小隊向來路迎接過去。

趙構率領應龍軍團主力,根本就沒有考慮沿途的村寨州府,近衛軍團的飛龍旗打出來,沿途所有金兵駐守的州府偃旗息鼓,根本就不敢露頭,趙構也沒有打算收拾這些蝦兵鱉將,抓住了大魚,這些人,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趙構這次有意調節了一下兵力部署,自己帶著近衛軍團第二軍賀彪部,加上西遼耶律燕山的兩萬皮室軍、龍六的兩萬西夏禁衛軍,六萬人為前鋒,直撲利民寨。

命令于成龍第一軍,加上朱琦的炮團、蔣宣的鷹隼軍團,這三萬人為後軍,緩步跟進。

趙構要把炮團和空軍放在攻打大定府的戰鬥中,這次對上北京路的金兵,趙構想到的是鍛鍊皮室軍和西夏禁衛軍。

這次,趙構將第一次把近衛軍第二軍裡的烈火營和暴風營帶了出來,趙泰和趙顏還在應州訓練黑水軍團,這次帶隊的,是趙構的飛龍衛趙新和趙生。

趙構要透過戰爭,鍛鍊這些聯軍隊伍,看看他們到底是一支虎狼之師,還是徒有虛名。自己花這麼大的代價,運籌帷幄這麼長時間,如果投入和回報不成比例,趙構豈不是做了虧本買賣?

近衛軍第二軍是龍騎兵,現在的軍旗是暗紅底紅飛龍,烈火營和暴風營隸屬龍騎兵,所以他們的認軍旗是黑底紅飛龍嘴裡吐著烈火和狂風的標誌,但採用的是“宋國應龍軍團烈火獨立師、暴風獨立師”的番號,編制五千人,趙新是烈火師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