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安情局總局局長梁景,率領手下,悄然進駐福州。

他們並沒有在分局入住,是為了儘可能不引起注意,轉運使司那是一個什麼衙門,梁景最清楚,他們現在還是要暗中監視,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不能打草驚蛇。

轉運使司衙門,通判衛錚真是左右為難。現在,轉運使姚措“有病”居家靜養,兩名副使一個藉口小妾臨產之際,一個藉口老父有恙在身,也都不在衙門。但是總督府要求的交接時間,卻一天天臨近,他們整個轉運使司衙門,要歸併在總督府治下,成為兩個司,一個為財政司,一個為物資保障司,雖說也是數一數二的大衙門,但卻沒有了以前轉運使司的偌大權利,變成了下屬單位。估計上面的幾位,怕是一下子轉不過彎兒來,還在賭氣。

衛錚倒覺得無所謂,但從衙門重建這個角度來講,官家在福建路搞的這個試點,他是從心裡贊成的。職權分明,權利集中,分工明確,既減少了不必要的條條框框,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職司部門的利益。姚大人肯定是因為沒有被任命為總督才心懷芥蒂,以前還能檢察監督各司,現在好像低人一等,成了二級衙門,難免會心生不滿,發發牢騷也就行了,這好幾天不來衙門辦公,許多要緊的差事自己沒法處置啊?但是總督府那邊一個勁兒在催,一個正使、兩個副使都不在,自己這個四把手頂在前面,無論如何不是一個事兒。

衛錚還算一員幹吏,在自己分內,他還是有條不紊的完成了許多差事,起碼人事重新分配上,還是拿出了一個章程,但姚措不簽字,可遞不上去。

可現在總督府下來最後通牒,明天總督府來整頓驗收新屬衙門各司,如果貴司還是拿不出章程,總督府就會按照總督府的意見進行改制,這不是在徵求意見,這是總督府的政令。

沒辦法,衛錚只好挨個通知三位大人,卻不料都吃了閉門羹,兩名副使好歹還打發管家出來說明了一聲,姚措乾脆就不見,衛錚的劄子遞進去,就沒有了回應。衛錚一氣之下,憤然回衙,將經過一併寫成一份劄子,遞到了總督府衙門,劄子最後言明:“……此等私慾為甚者,衛錚羞於為伍共事,但求另調他處勾當,雖為小吏,亦是心然……”

雖然出了心中濁氣,但衛錚卻不會意氣用事。明天總督府前來驗收,第一要務是自己分管的漕司總庫萬萬不能有失,這可是整個轉運使司的命根子。

衛錚職責所在,自然不敢大意。雖然白天已經檢查了兩次,但天一擦黑,衛錚還是忍不住,叫上隨從,出了衙門,往總庫方向而去。

漕司總庫,是一所獨立的建築群,就像一座環形圍城一般。南方潮溼,所以地勢相對較高,開有一座正門和一座偏門,平常只開偏門,大門只在漕銀進出時開啟,平時關閉狀態。

司庫監宗平,是一個頗為精幹的官員,有著南方人特有的瘦小,和衛錚倒是不拘束,一邊介紹著一邊笑道:“衛大人這是第三次來啦,真是對小人不放心?”

衛錚笑道:“不是對你不放心,是我心裡不踏實,索性來你這裡轉轉,反正枯坐在衙門裡,也是慪氣,還不如出來走走。”

“唉,也是,這幾日,倒是讓大人有些為難了,小的們在下面都清楚,這轉運使司衙門,要說辦差事,您是頭一份,下面的人都清楚得很。”

“使司大人或許有什麼難處,也未可知。咱們辦好自己的差事就行了。明天交接完畢,我也就放下心頭這塊石頭,至於以後幹什麼,聽安排吧。下午總督府說晚上派人過來,要求保密。我也是不放心,過來看看,人過來沒有?”

“剛剛過來,這不,還沒有介紹情況,您就來了。要不,一起見一見?”

“也好,怕是章總督不放心,要是再來一出漕銀事件,你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