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汴梁城的殤(第2/3頁)
章節報錯
,要求趙構按照旨意,返回東京;另一道是密詔,則是讓趙構火速率兵勤王,以解東京之圍。但令人鬱悶的是,隨後的又一道詔令,讓歷史上的趙構有了藉口南安,那就是宋欽宗趙桓的作死之詔:“京城將吏士卒失守,幾至宗社傾危,尚賴金人講和,止於割地而已。九弟將天下勤王之兵總領,分屯近甸,以伺變難,無得輕動,恐誤國事,四方將帥亦宜詳此。宋金已然議和,各地勤王之兵加以約束,以免金人不喜,……”
但現在不論哪一道詔書,趙構都沒有接到,宗澤自是不會說什麼,但現在勤王兵馬成員較雜,雖然第一時間派出了教導隊進駐各部,但底層的基層將領,還是有些許抱怨之聲傳了出來,儘管對教導隊不敢言語,私下裡,難免會有一些牢騷,甚至於抱怨,有些難聽話,也一併散發開來。
接到吳喜的報告,趙構只是一笑了之。趙構在當初整兵之際,就把暗界滲透到軍隊各個部門,可以說,現在五軍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在第一時間匯總到趙構的案頭,只是趙構吩咐吳喜,只收集情報,不要有任何動作,他知道,只要他點頭,暗界就會讓這些人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相州這個地方,還是太小了,位置也不是十分理想。歷史上,趙構先是前往東平,後來在大名府立足,在商丘稱帝,現在看來,不失為一條上上之策,避敵鋒芒,高舉大義,徐徐圖之。千萬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這是趙構來到大宋一直告誡自己最多的一句話。
是不是由於自己橫空出世,歷史的車輪偏移了呢?趙構不相信自己能有翻天覆地的大能,但穿越引起空間的波動,還是會有的。也就是說,大的方向不會改變,但小的路徑,會有所偏頗,至於是一條捷徑還是彎路,趙構相信,在自己的帶領下,至少不會走彎路。畢竟後世的經驗和厚重文化的積累,別人是沒有的。
而趙構,就是要讓大宋改天換命,讓大宋朝的歷史車輪,拐向自己心中那條輝煌大道,為此,與天地一爭,又有何懼!
趙構正在深思之間,腳步輕微之聲傳來,吳喜的身影出現在趙構身側,低聲稟告:“王爺,東京有密使前來。”
“哦,是誰?一行幾人?”
“此人自稱是樞密院僉事曹輔。一行五人,其餘四人皆是曹輔衛士。”吳喜回道。
“原來是曹載德駕到,有請!”
不一會兒,棉簾掀處,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邁步而進,披一件墨綠色羅袍,清癯的容貌之間,略顯疲憊之色,一見之下,竟然愣住了,看著趙構,竟然一時說不出話來。
“哈,載德公不認識小王了嗎?”對於曹輔,趙構印象較深,因為趙構封王開府,正是曹輔奉旨宣詔。後來,走動也比較多一些,可以說是趙構為數不多的熟悉之人。
“啊……曹輔拜見王爺。輔一時心情激動,王前失儀,贖罪贖罪!”曹輔緩過勁來,急忙上前叉手揖禮參見。
趙構倒是有點納悶,自己也不過出來兩個多月,怎會一見之下王前失儀?
“怎麼,小王才出京幾日,曹公一見之下竟然不識,哈哈哈,曹公,新晉高職,就忘了舊友嗎?”趙構笑著打哈哈,請曹輔就坐看茶。
曹輔眼睛一亮,眉頭舒展,端過吳喜上的茶杯,吸氣一聞,繼而茗了一口,含而不咽,繞舌三匝,分口吞下,吐氣開聲:“好茶,初聞氤氳之氣清香,再嘗入口之味醇厚,可謂‘嗅覺精新極,嘗之骨自輕’,好茶!可是新傳鬥茶之法?輔未曾所見。”開口不談公事,卻大談茶道一說,可見曹輔也是小閣烹茗之人。
“久聞曹公愛茶,喜茶,鬥茶,閩南乃茶源之地,曹公深諳此道,果然見識不凡。小王忙碌之人,辛苦之命,哪有什麼閒工夫弄什麼鬥茶,只是簡單沖泡,原汁原味而已。”趙構舉杯相邀,客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