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祭旗殺祝進(第2/3頁)
章節報錯
為趙構喝彩。
王在急忙上前扶起祝進,兄弟倆互相看了一眼,滿臉的匪夷之色。沒的說,他倆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人家用你的武功路數,虐得你體無完膚,毫無還手之力,贏得堂堂正正,這份功夫和膽識,二人自忖遠遠不如。
西軍漢子願賭服輸,兩人跪在地上,低頭不語,準備聽從發落。
一雙大腳站在兩人面前,趙構的聲音憑空響起:“王在,太祖長拳頗有些火候,無奈氣力不足,太祖拳法的威力只有六七分,巧勁不錯,可惜功夫走了彎路,遇到高手,性命不保;祝進,撲跤之法,在於揚長避短,你兩膀力大,鮮有對手,可你有致命短處,下盤不穩,否則,怎會讓我輕輕鬆鬆舉了起來。你二人可服?”
祝進剛緩過神兒,懊惱萬分,自己從來沒有被別人一招降服。說服,不是十分情願,不服,無法解釋一招敗北,耷拉著腦袋不說話。
王在卻是恭恭敬敬地磕頭在地,口稱:“太尉教訓的是,師傅曾言,我在孃胎時元氣受損,自小無力,家中父母為了延續香火,拜師學藝,只圖強身健體,沒有紮下硬功,您只憑王在出手一招,就看得明明白白,一拳敗我,王在心服口服,願憑太尉發落,絕無怨言!”
祝進也想明白了,隨即磕頭俯首,道:“祝某也一樣心服口服,只是,願意請教太尉大名,總不能,我們兄弟二人,連輸給誰也不知道吧!”
趙構看了一眼祝進,心裡長嘆一聲,王在看似愚鈍,實際上是個聰明人,人家不問,便有一絲活命的機會,你這夯貨,有此一問,僅有的一點留生念想,便蕩然無存,我本留你,老天不留!
趙構轉身離去,一句話像雷一樣劈在祝進頭上:“我乃大宋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
大雪越下越大,整個軍營,已是白茫茫的一片銀裝素裹。中軍大營牙門外,呼啦啦飄動的牙旗之下,祝進、王在被五花大綁,捆得結結實實地扔在雪地裡,所有軍卒在帳前列隊,包括劉延慶的潰兵。嚴整的佇列裡,軍卒身上已經落滿了雪花,可沒有人敢動一下。看看四下裡,趙構的近衛親軍,左手錐槍,右按手刀,跨立而站,像一個個雕塑一般,眼睛緊緊盯著大軍佇列,紋絲不動。
中軍大帳內,劉延慶跪在地上,低著頭,一動不動。趙構虎著臉坐在帥位上,手指一下一下敲擊著書案,沉思不語。他也在考慮劉延慶如何處理,從內心講,還是想留他一命,畢竟劉延慶功還是大於過,況且長子劉光國在突圍戰中戰死,為國捐軀;二子劉光世,怎麼說也是“中興四將”之一啊,雖然口碑不咋地,但多多少少,也得給歷史留一點面子才是。
趙構身子前探,語氣平和地說道:“劉帥,你即出身軍伍世家,又執掌西軍,有功於我大宋社稷,東京血戰,也實屬不易。作為大宋皇室、官家御弟,小王理應感謝將軍效命沙場,為國盡忠、為君分憂才是。可你馭下無方,縱容部下持刀威脅軍中手足,咆哮軍營,不從軍令,險些造成譁變,按律死罪,可有話說?”
劉延慶不敢絲毫猶豫,俯首道:“大帥,劉某治軍不力,馭下不嚴,觸犯軍法,甘願領罪!”
“你能有這個態度,本帥很是欣慰。”
趙構站起身來,走到劉延慶身邊,繼續說道:“你既在軍中,自然知曉軍法無情。多年來,你率西軍,曾撐起我大宋半壁江山,抵禦外悔,鎮壓民變,是有功之臣。可功是功,過是過,功過自要分明。今日之事,譁亂者不是你本人,你只是負有馭下不嚴之罪,罪不至死。但祝進持刀咆哮在前,軍營無狀在後,不能豁免;王在是為同犯,理應同罪,但其深有悔過之心,為人也還仗義,可免死罪,杖責三十軍棍。這樣處置,你可信服?”
劉延慶本以為死罪難逃,尤其是祝進侮辱趙構,雖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