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開府相州城(二)(第1/3頁)
章節報錯
閏十一月二十五,宗澤率所部一千人,和趙子亮所率一百五十名近衛親軍,合兵一處,率先開進相州城。
晝錦堂,趙構和宗澤、汪伯彥已經撲在木圖沙盤上,就敵我形勢分析了許久。從張大梁傳回來的訊息,很不樂觀,東京已是岌岌可危。大宋官家趙桓,居然還是相信孫傅,讓郭京組建了這個“六甲神兵”,把滿城軍民的安危,居然寄託在一個潑皮無賴的手裡,只有大宋官家才有這麼奇葩的想法,這就是東京破城的前兆啊。
趙構想到這裡,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已經讓趙子亮警示過自己的這位大哥皇帝,可歷史的車輪,還是不遺餘力地沿著既有的軌跡,沒有改變。唯一改變的,也就是把東京的淪陷,推遲了那麼一點點,因為在歷史上,今天,恰恰是東京淪陷的第一天。
“宗老,情況就是這樣,局勢堪憂啊。”趙構直身,說道。
宗澤躬身先請趙構落座,吳喜已經把茶遞了上來,二人潤了一口,宗澤放下茶杯,說道:“大帥,我們當務之急,應該從哪裡入手?”
宗澤已經改口,趙構是欽命“天下兵馬大元帥”,總攬天下勤王兵馬,說到底,除了東京汴梁城裡的宋軍,其餘四下裡的大宋軍兵,皆歸趙構統帥,“開府便宜行事”,軍、政、民、財,大權獨攬,宗澤雖是武將,但其官職卻是“權知磁州州軍事”,州事為政,其次才是軍事,還是屬於先文後武。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宗老頭對自己武將出身的偏愛,他可是知道,自己選擇抱著的“大腿”,越來越粗了。
“大戰一開,根在錢財!”趙構本想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想起大宋雖有火器,但還沒有大炮一說,臨時機敏改口,不過意思還是一樣的。
“大帥所言精闢,沒錢,什麼也幹不成啊。”宗澤說著直搓手。
趙構現在滿腦子想的是,大宋自宋太祖起建立的“封椿庫”。宋太祖趙匡胤建國伊始,就對燕雲十六州失陷於契丹蠻夷耿耿於懷,下旨建立“封椿庫”,每年所抽盈餘入庫封定,只進不出,以便將來作為收復燕雲之地的軍資。至宋真宗年間,真宗曾作御製詩一首,成為“封椿庫”各庫庫名。
御製詩如下:“五季失圖,玁狁孔熾。藝祖造邦,基以募士。母暢侈心,要遵遺業。予不勝茲,何以成捷。龍虎興昌運,山河鎮國都。龜疇延寶祚,鳳德顯靈符。道盛堯諮嶽,功高禹會塗。九重方執象,萬里定寰區。”
從詩裡可以看出,幾代宋王,實際上都是對燕雲之地,抱有收復之心。只可惜,光有思想,是遠遠不夠的。
全詩七十二個字,意味著就有七十二倉“封椿庫”,這可是大宋積攢了近一百七十年的巨大寶藏,歷史上,全部便宜了大金國。導致南宋初期,國力勢微,趙構也想北伐中原,收復兩河,手裡沒錢,啥事也辦不成,哪怕是現代社會,總設計師的改革開放,不也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嗎?手裡錢多好辦事,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汪伯彥雖是文臣,但並不是不懂軍事,他一直沒有插話,在沉思趙構接下來的佈局,事有輕重緩急,雖說是軍事上的事情,他自忖不能和宗澤比,但是在其他方面,自己還是要爭一爭的。
想到這裡,汪伯彥開口道:“大帥所言極是,大戰未開,糧草先行,這人吃馬嚼的,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趙構笑笑道:“廷俊先生所言極是,大元帥開府,第一件事兒,居然是缺錢,先生可有教我?”
汪伯彥思忖道:“有司支出,無外乎軍餉、糧秣、軍械、車馬幾項,一一列支,集思廣益,多方籌措,定能迎刃而解!”
趙構道:“你二人皆是帥府副職,陳亨伯(陳遘,字亨伯)過幾日應該會趕過來,屆時,我的大元帥府主要人員才會聚齊,我們不能等人齊了再行事。我先拿一個章程,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