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升龍開封府(第1/3頁)
章節報錯
登基大典進入十天倒計時。
李綱委婉建議,登基大典之前,最好請趙構母親韋皇后和邢王妃回宮,才算完美。畢竟登基大典當日,後宮還有一套程式,李綱不想在歷史上讓趙構留下詬病的地方,畢竟自己總領政務內閣。
趙構又徵求了趙旭、汪伯彥和歐陽珣的意見,這三人也非常贊同李綱的提議,說是老成謀國之言。於是趙構給近衛師趙子亮下令,前往迎接韋皇后和邢王妃回開封,其餘二帝后宮人等,可一併回開封。但特別叮囑潘賢妃,一定要孩子滿月再回來。
大校兵總指揮是劉浩,九大軍團所有參演官兵,早已經在劉家寺大營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集訓。時間還是太倉促了,沒辦法,歷史,已經破天荒的多給了趙構一個月的時間,其他的,退而求其次吧。總比歷史上的趙構,剛當上皇上,就讓金兵兜著屁股一直攆到海上強。
好在趙構成軍的時候就建立的教導團機制,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勢,基本上都是按趙構制定的軍隊條例展開的訓練。現在,就是磨合默契整齊度,第一次彩排的時候,趙構頗為滿意,各個方陣的步伐轉換、劈槍動作、口令口號等,都非常到位,但要和後世的方陣比,還是有差距,但後世提前進駐集訓地展開集訓,至少是半年時間。
趙構只提出一個意見,就是第一個儀仗兵方陣的訓練,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雖然是在九大軍團裡挑選出來的,無論是身高、儀表、相貌,都是百裡挑一,但這是軍隊第一方陣,軍中第一兵,前面擎舉的,是宋國國旗、軍旗。
趙構的三百龍衛,全部參加集訓,是緊隨著儀仗隊出場的第二個軍陣,旗手是何山,最早跟隨自己的近衛親軍掌旗使,護旗手一左一右分別是高進和龍一。對龍衛,趙構還是非常有信心,這支隊伍,一直在自己手底下訓練,自己當然是知根知底。
汴梁皇宮內外,總管是內務部部長高世則,外部事物,則是吳福在打理,高世則主管內。但內宮都總管,趙構卻任命了朱遠山,而且,依舊主管“修內司”;而藍圭、康履、黎楶,楊公恕等王府舊人,都不同程度有所提升。歷史上,康履的專橫跋扈,早在趙構的威嚴之下,蕩然無存,做事極為小心,被趙構提舉為三大殿總管,黎楶提舉為後三宮總管,楊公恕,則任命為康王府總管,署理康王府一應事務。趙構對楊公恕言道,康王府,要作為趙構的另一處辦公之地,定要打理好一切。
這件事,交給高世則辦理,趙構還是很放心的。經過幾個月的觀察和考驗,這些王府的舊人,已經完全融入到趙構的思想體系當中,趙構越是嚴厲,他們越是感到心安,好像已經摸準趙構的心思,因為趙構對越是親近之人,要求越是嚴格。
趙構現在,已經逐漸學會放手,一些事情,大膽讓下面的人去做,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五零三。這裡面有一個天機院,是趙構花重金打造的部門,院使,就是趙構在磁州招募天下人才時,招募的一位煉丹道長—渡虛子。
渡虛子精通天文地理、醫卜堪輿、煉丹藥理,是一個全才,也是一個怪才。為人放蕩不羈,並沒有什麼清規戒律在他身上,酒也喝得,肉也吃得,但卻被趙構在頭上牢牢套了一個緊箍咒,酒肉管夠,上面管住嘴,下面管住腿,手腳乾淨,褲腰帶勒緊。
不要看渡虛子平時無狀,但卻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尤其是在化學、物理方面,他們喜歡叫“格物致知”。趙構稍加點撥,渡虛子馬上就能融會貫通,這個老道,只有趙構當面,他才會收起其放蕩不羈的樣子,不大的小眼睛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猶如一塊海綿,拼命吸取趙構所講的每一句話。
還有兩個副使,一個是磁窯掌記張秉正,一個是鍛造大師範大,都是早就跟隨趙構在小龍灣軍械所任職的人才。這次,讓趙構一下子都挖了過來。磁州的五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