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的第三師,有一支重騎兵部隊,人手一柄關刀,曾在首次設伏時亮相,給蕭慶的後軍馮不破部以極大殺傷,震撼兀立不花部,這支劉勇的部隊,就是第三軍第二師的重灌騎兵團,由師長高力親自帶隊,高力本身就是使刀的高手,人如其名,關西大漢,天生巨力,手中關刀,居然重達三十八斤,要知道,宋一斤可是十六兩,折算下來,可是現在的六十斤重,不要說揮舞殺敵,就是一般人,拎起來,也舞不動。但在高力手中,卻渾若無物一般。

完顏婁室既然是金國第一戰將,除了謀略長遠、膽識過人以外,本身也是一員戰場驍勇之將,手中兩把短柄利斧,卻是一器三用,斧頭劈、斧背砸、斧柄反刺,揉合了刀之鋒、棍之力、槍之靈,完顏婁室既是謀略大師,也是武術大家,尤其是對中原技擊之術,更是虛心容納,自己的中軍親衛裡,著實深藏著幾位高手。學無止境,高山仰止,完顏婁室能在歷史上有重要的一筆,自然有著過人之處。

完顏婁室的這一萬摺合披甲中軍,一直隨著他南征北戰,人員補充那在完顏宗翰的大軍始終排在首位,都是第一時間補充優質兵員,始終保持驚人的戰鬥力,這次兩強相遇,卻不知孰強孰弱?

高力的重灌騎兵團就像一股錢塘江的大潮一樣,撲向剛剛列陣完畢的金兵軍陣,一般剛剛列陣完畢,正是其薄弱之處,主要是沒有足夠的厚度,一衝就散。可當高力的騎兵團開始最後加速的時候,忽然對面的金兵發一聲吶喊,居然策馬疾衝,迎面對攻,關鍵是騎兵團已經衝起來,眼睛裡,就只有衝鋒的道路,卻沒有想到,金兵會後發而動,也是急速衝擊,可見,金兵不是第一次運用這種戰術。這是對同伴、坐騎的一種極度的自信。

雙方加速對沖,也就是眨眼之間就撞在一起,雙方都像秋天的棗子被一杆子打上一樣,撲啦啦掉了一地,沒辦法,都是軍中精銳,眼裡只有對手,完全不顧及自己的生死。宋軍的關刀劈上去,金兵頭斷身裂,血灑漫天;金兵的狼牙棒砸下,宋軍也是骨碎頸折,吐血而亡。

高力關刀落處,金兵或被劈為兩半,或首級飛天,高力手中刀,刀鋒犀利,勢沉力猛,一個警衛連跟在身後,猶如楔子一樣,楔進了金兵的軍陣中央,但馬隊的衝擊力也到此力竭,頓時就陷入混戰。

完顏婁室也是一樣,帶著自己的親衛,殺到宋軍軍陣中間,也到了強弩之末,瞬間被後續的宋軍圍了上來。但完顏婁室不慌不忙,帶著自己的親衛,開始順著宋軍的側翼開始遊弋搏殺,就像一條游龍,在一層層削剝著宋軍,以完顏婁室為龍頭,圈子越轉越大,宋軍吃了大虧。高力的兩個團長想從左右兩翼包抄堵截,卻被完顏宗翰一把圈了進去,兩個團長一前一後,被完顏婁室手中利斧劈落下馬,瞬間被馬踏如泥,戰死沙場。

戰爭自有戰爭的法則,對雙方都是公平的,你砍我一刀,我刺你一劍,沒有誰,能在這場如此規模的大戰之中置身事外。

但劉勇的不利之處在於,他要速戰速決。本以為金兵在經歷了兩次伏擊之後,元氣大傷,已成驚弓之鳥之勢,沒想到金兵還是一如既往的沉穩,不論宋軍怎麼衝殺,陣腳絲毫不亂,而且在主帥的帶來下,能夠迅速反擊,給劉勇的第三軍以極大的殺傷,幾乎是在一命換一命。

劉勇一口大刀,卻是中原內地的路子,高力的關西刀法,招式平平,最講究實用,那是和西夏鐵鷂子廝殺出來的;劉勇的刀法,講究的是變化莫測,以招式見長,特別是一招多變,防不勝防。劉勇刀法如此,隨著功力的加深,心境也隨著人刀如一,所以,劉勇的第三軍最大的作戰特點就是多變。現如今攪在一起,成了一鍋粥,可不是劉勇的風格。

劉勇審時度勢,急速下令脫離攻擊,他判斷金兵不會死追不放,只要拉開距離,劉勇就有辦法再狠狠咬一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