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聯合艦隊司令武勝,率領聯合艦隊五十二艘大小戰艦,從西西里島順著亞得里亞海北上,到達威尼斯。

這是一個依附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小公國,卻是重要的一處出海口,又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腹部,趙構這一記出其不意的組合拳,便由大宋帝國的聯合艦隊重重擊在神聖羅馬帝國的下腹。

既然拉開了架勢,先發制人,始終是趙構的用兵首要之道。

東線的夔牛和飛馬,只不過是趙構使出的瞞天過海之計。在東線,用兩個最強的集團軍牢牢吸引住教皇尤金的視線,暗地裡卻命令武勝率領聯合艦隊狠狠一擊。

威尼斯公國的國王根本就沒有打算抵抗,大宋帝國的戰艦上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威尼斯城的時候,他明智地在城頭豎起白旗。

隨著武勝大軍一起北上的陸軍,是魏和率領的鱷龍集團軍。

重新整編後的鱷龍集團軍,目前整合成一個快反師和一個重騎師,梁定一還在燕京府養傷,快反師補充了重騎一師的部分兵力,重新組成一個一萬人的快反師,魏和兼任快反師師長。

重騎師由波塞擔任師長,兵力由一萬五千人縮減為一萬二千人,但更加精煉一些。

這次被趙構命名的“水城登陸”行動,魏和的鱷龍集團軍將是主力,武勝的聯合艦隊的陸戰師作為支援兵力。

一同隨行的,還包括比斯的一支艦隊,不過這小子,現在改名叫畢思宋,原計劃改名是畢思,卻讓武勝一句“畢思?必死,不吉利,我看叫畢思宋,加一個宋,意思就高大上了。”

於是,比斯公爵成了宋國人畢思宋,算是作為加入宋國的一個新名字,他已經是擁有一支近百艘大小商船的大老闆。

還給自己的船隊起了一個很拉風的名字——“虎鯨船行”,高高躍出海面的一頭虎鯨露出鋒利的牙齒,就是他這支船隊的旗幟圖騰。

不過,畢思宋的虎鯨船隊現在的任務是為武勝的聯合艦隊擔任後勤保障任務,這樣武勝就可以抽調更多的戰鬥艦隊投入登陸作戰,後勤物資的保障,則完全交給畢思宋的虎鯨。

這是對畢思宋最大的考驗。

一是對大宋的忠誠,二是對畢思宋能力的考驗。

畢思宋同樣知道這是自己真正融入大宋帝國最好的一次機會,所以將自己的家族所有的人都動員起來,全部加入到了這次水城登陸軍事行動中。

武勝悄悄告訴畢思宋,如果這次他能立下軍功,武勝願意為其上奏大帥,謀一個子爵的爵位。

因為他的宗屬國羅姆蘇丹已經加入大宋,成為亞細亞自管區羅姆蘇丹分割槽,他已經是擁有大宋國籍的真正的宋國人。

但是畢思宋卻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加入大宋軍隊的軍籍,成為一名光榮的宋國軍人。

不過畢思宋的年齡偏大,已經不可能加入正軍,不過,成為一名預備役軍人,也是畢思宋的新夢想。

這個,可比加入正軍容易,武勝願意保薦,並且願意為畢思宋謀求一個真正的大宋爵位。

這個爵位,最大可能是子爵。再往上的伯爵,至少是集團軍司令以上的人物。就連武勝,也是因為這次這次聯合艦隊的功勞,剛剛晉升伯爵,敕封順義伯。

至於武成,因為遠征皇后大陸的軍功,早就是平義伯了。

就連岳雲,也是今年敕封的子爵。

所以,畢思宋就不僅僅是賣力,而是在賣命。

畢思宋的虎鯨船隊的幾百料的小船,穿梭在威尼斯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水道,迅速將人員物資運輸到各個指點地點,連續三日三夜的極限運輸,他也一直盯了三天三夜,幾乎沒有閤眼,直到最後一批人員的馬匹上了岸,簽署完貨運物資調撥單,一頭紮在行軍床上,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