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是鋼臂弓,就超出這個地區所有弓箭的威力總和。

這還是僅僅是冷兵器的對決。

等到重炮師到位,等待蘇德爾聯盟的,必將是滅頂之災。

二十天後,大宋帝國燕京府西郊大宋帝國“國家烈士陵園”,趙構親自主持了鄆王趙楷的安葬儀式,為趙楷舉行了隆重的國葬,追封趙楷為大宋帝國一等王“忠王”,三世世襲,冊封為大宋帝國一級英烈。

政務院代理總丞章振致悼詞,幾經哽咽,不能再言,後由鄧肅代替,也是悲憤難當,最後幾乎是滿腔哭泣唸完,幾乎昏厥。

政務院原總丞李綱(內退至顧問委員會擔任主任)、副帥宗澤、致仕退休副丞歐陽珣、汪伯彥等人悉數參加。

燕京府所有在職、離職、致仕的文武官員,在定海侯梁景的帶領下,悉數到場。

燕京府闔城百姓三十多萬人自發前來參加葬禮。

中道戰區麒麟集團軍背嵬軍一個萬人佇列隊護衛會場,全軍縞素。

趙構額纏白布,滿朝文武和全軍皆縞素,整個烈士陵園被一種悲憤的氣氛所籠罩。

趙構親自扶棺下葬,在鄆王墓碑前,以龍刃劃破手掌,將鮮血滴在趙楷的墓碑上,咬牙發誓道:“三哥在天之靈慢走,看我將一眾宵小的人頭為三哥獻祭。”

一同安葬的,還有鱷龍軍團軍團長努爾扎比、快反師副師長何毅之、天煞星小隊隊長冷冰、快反師一團團長岑如等三十三名高階軍官以及四千多名鱷龍軍團的戰死勇士。

葬禮進行完畢,大宋帝國就在烈士陵園廣場宣佈,將親自帶領大軍,討伐蘇德爾聯盟,此戰,是為一雪國恥之戰。

趙構出人意料地留下寧王監國,政務院章振、陳遘、樞密院韓世忠為三位輔政大臣,李綱、宗澤為諮政大臣,協助寧王趙強處理日常事務。

而自己攜長子趙堅、三子夏王趙進出徵,皇議殿張愨總管留守皇議殿,擔任寧王助理。

在燕京府幾十萬群眾的歡呼和吶喊聲中,趙構親提勁旅,在定海侯梁景的陪同下,率領背嵬軍、應龍集團軍暴風烈火兩營和飛龍衛、以及一個輜重團合計兩萬五千人的直屬部隊,出燕京府西山昌平大營,踏上西征之路。

同時,整個大宋報紙鋪天蓋地的宣傳,讓整個蘇德爾聯盟成為大宋帝國億萬軍民齊聲共討的物件,再次掀起了一股參軍和支援大西域特管區的高潮。

來自大宋帝國轄區的三十二路總督共同發文給政務院,表示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全力支援大帥西征。

尤其是原先的延合大聯盟成員國,早就將各種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德里安府,李儀之為此專門在德里安建立起一個超大型的補給基地,龍鵬集團軍一個師的兵力進駐該基地,擔負守備任務。

俯瞰整個大宋帝國西北之地,所有縱橫的官道上,車輪滾滾,戰旗如雲,直指西北之地,花剌子模國的邊界之城——德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