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善常發起的最後一波決死攻擊被趙泰和趙顏聯手擊破,藤原善常被生擒活捉。

最後的任務,是屯河集團軍的第二梯隊上去抓俘虜,對於已經嚇破膽的日軍來說,放下手中的武器,就如同放下心中的一塊巨石。

他們根本就跑不動了,就不要說拿起刀槍抵抗。或者說,放棄抵抗,是他們心中最迫切的願望。

藤原善常、藤原景、平谷川、源田盛、源弘光、源清一、指令碼義隆、平江大措等高階將領全部投降,沒有一個血戰到底的,這個時候的武士,還沒有後來的武士道那一說,打不過就投降,任何政權的更迭,他們這些人都是統治者離不開的執行者。

越是高官,越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但是三十萬大軍卻損失慘重,戰死一半,輕重傷員四萬多人,被俘近十萬人。

徐慶連夜將左、右大營騰出來作為戰俘營,屯河集團軍趙山軍長被任命為戰俘營基地司令,率領本部人馬開始俘虜的甄別、分隊、培訓等事宜,徐慶總指揮明確指示趙泰,要在這十萬俘虜裡面,精選三萬精兵備用,可沒有說這是大帥的命令。

宋軍優待俘虜可不是嘴上說說,只要是真心歸順,待遇還是有的。比如平谷川,兩次戰役都被宋軍打得沒了脾氣,最後是讓顧小川生擒活捉,連自己引以為榮的平刀流的刀法,在顧小川手底下也不過五六個回合之功而已。

但平谷川輸得並不冤,顧小川畢業於東京特種指揮學院,是第二期的高材生,也是為數不多的以滿分成績畢業的學員之一。這所學院的現任院長是龍二中將,第一任的院長是趙構。

這個學院裡面的格鬥教官,隨便拉出來一位,就是整個大宋帝國某一個領域的頂尖高手。況且,飛龍衛也有定期進入學員進修,他們的身份,既是學員,也同時擔任教官。

顧小川以一柄龍刃,和“龍刀九殺”,以短破長,大破平谷川平刀流刀法,第五招“臥龍刀”使出,讓平谷川手腕受傷棄刀認輸。

不過,顧小川可沒有下狠手,平谷川只是劃破了皮肉,沒有傷到筋骨,再入肉一分,平谷川的右手就廢了,什麼平刀流彎刀流,讓你什麼也流不動。

平谷川是討逆大將軍,身份特殊,顧小川自然手下留有分寸,可不敢壞了徐總指揮的大事。平氏家族的家主平忠盛已經歸附大宋,平谷川位高權重,如果死心塌地為大宋效力,趙構以後的日本特管區就會順利得多。

三大家族,起碼都有重量級人物投降大宋,這對第三階段的戰役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平谷川既然低下了他高貴的頭顱,臣服於顧小川,按照他們日本武士的規矩,他應該是顧小川的奴隸才是。自然是顧小川說什麼,他做什麼。比如顧小川奉趙山的命令,說服他當戰俘營的日軍總隊長,平谷川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下來。

徐慶和藤原善常的見面,頗具戲劇性。

藤原善常是日本內大臣,是僅次於左右兩大臣的日本政壇四號人物,左大臣藤原弘毅和自己同為藤原家族重要元老,源氏一組的最大話語權掌握在右大臣源兆興手中,但自己卻是藤原家主藤原忠通的幕僚長,這個身份,足以讓藤原善常高高在上。

徐慶現在的職務最高不過是北道戰區參謀長,同時兼逆鱗軍軍長,不過現在可是前敵總指揮,從這個角度講,比藤原善常的職位還高。藤原善常只負責關中戰事,而徐慶可是有權利指揮東西兩線戰事的,關鍵時刻,就連大帥的兩營一衛也要聽從徐慶的指揮。

藤原善常是在收到平谷川被俘的訊息之後,豎起了白旗。

後路被截斷,大將被俘。正面戰場源清一生死未卜;指令碼義隆和平江大措早已揮刀準備親自上陣了;藤原景兩次衝擊無果,已經負傷;其他將領多有帶傷,關鍵是,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