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血色的落日(第1/3頁)
章節報錯
馬修武的第一軍,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掩護左翼的炮兵陣地。
所以,他的反擊首先是將左翼的炮兵陣地前沿封堵了一個嚴嚴實實,一個兩千人的步卒軍陣,一個三千人的弓箭手方陣。
其餘兩萬五千人中,中間佈陣的精銳是一萬步兵,兩翼各有一個五千人的騎兵,還沒有動用。
接到出擊的命令,馬修武命令中路的一萬步卒扎住陣腳,命令左翼的五千重騎開始衝擊源田盛的右翼。
五千對兩萬,也就是宋軍敢這樣打。
源田盛怒極反笑,呵呵呵,這是看不起我源田盛的部隊嗎?他下令源清一親自帶隊,迎上宋軍左翼騎兵第三團。
而源清一派出源田正,帶領一萬騎兵監視宋軍右翼騎兵,也就是馬修武的騎兵二團。
宋軍這是第一次主動進攻,但是,打響第一槍的卻是折知綱的炮團。
雖然炮膛過熱,但訓練有素的炮兵並不是沒有處理這種問題的經驗,大宋的炮兵師都是寶貝疙瘩,在訓練上從來不小氣,每一門炮都有極限數值,都是一發發炮彈打出來的,距離炸膛還遠遠沒有達到。
經過及時處理,總算趕上了宋軍的反擊,如果反擊戰沒有炮師的參加,折知綱回去怎麼面對徐總指揮?
18磅炮的延伸射擊讓源清一集合起來的騎兵方陣一點防備也沒有,眼看著十幾道拉著青煙的開花彈準確地落在日軍的騎兵隊伍裡,連續的爆炸讓日軍騎兵一下子陣腳大亂,日軍的軍馬根本沒有經歷過這種近距離的爆炸所產生的的衝擊,一下子炸散了,亂成一團,整齊密集的隊形一下子就成了炸窩的馬峰,四處逃竄。
三發急速射之後,第三團的重騎踩著炸點衝了上來,手中特製的宋刀閃爍著冷森森的寒芒,向日軍狠狠地掃了上去。
日軍騎兵雖然人多,但卻被宋軍的炮兵轟炸亂了隊形,而宋軍的騎兵卻將緊湊的楔形陣發揮得淋漓盡致,熱刀斬凍油一般,將日軍的騎兵分割開來。
於是,穿插、分割、圍殲……再分割、穿插、圍殲……
宋軍重騎兵在各自的營長、連長的帶領下,將演練過無數次的衝殺再一次在戰場上呈現出來,每一個作戰單元都有嚴格的劃分,作戰任務十分明確,就像現在,他們的任務就是衝散源清一的這兩萬騎兵,最大程度殺傷敵軍,最好能生擒敵將,亂其軍心,殺其氣勢。
九營長李航和他的九營位於攻擊集團的最外邊,處於箭矢陣的左翼尖,主要任務是擔任分割任務,將日軍分割成一個個小集團,然後逐個殲滅。他們的側後策應部隊,是兄弟部隊八營。
八營長蘇哲和九營長李航,都是馬修武的老部下,三團長馬修文是馬修武的兄弟,是在會寧戰役時讓馬修武拎到部隊參軍的,幾場戰役下來,累積軍功被報送到大名軍事學院進修,畢業後被馬修武要了回來,擔任團長一職。
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樣的情況,在宋軍實在是太常見了。大宋帝國的軍人待遇非常高,軍隊之中父子、兄弟、族人親戚、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軍隊構成成份。
日軍被炮團的突襲炸開了鍋,亂成一團,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進攻。事先的計劃就要改變。
馬修文發訊號了。
李航腳跟輕磕胯下戰馬,驟然加速,右手的宋刀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指示身後的八營向右路包抄,自己帶著九營席捲而上,擦著馬修文團長閃出來的空隙,直插日軍右翼,這既是包抄,也是阻斷日軍的後路。
馬修文的戰術變化非常明確,自己帶著第七營和直屬警衛連,吸引日軍大部分兵力,為九營和八營的突襲創造機會。
因為他看到了日軍指揮官的認軍旗就在前面不遠的山坡上,面對宋軍的反撲,非但沒有後撤,反倒是繼續增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