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趙構發這麼大火,雖然是商傢俬自行為,但也暴露出當地州府和軍隊之間的協調問題,以及水軍對新出現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才引發這麼大的事故,最讓人難以釋懷的是,兩起事故均發生在江浙地區,對江浙地區的商貿發展影響很大。

要知道,江浙地區可是大宋帝國的錢袋子。

水軍上上下下都讓趙構罵了一個遍,就連司令韓世忠,也讓趙構約談了幾次,還是看到韓世忠為水軍的建設萬分操勞,又對自己無限忠誠的面子上,沒有痛斥批評。

但這已經讓韓世忠如坐針氈,這次韓家軍全體出動,據說,韓世忠在接到大帥府命令,連家也沒有回,只是讓親兵給家裡捎了一個信兒,帶著一個警衛班呼啦啦急速趕往韓州大營。

夫人梁紅玉給韓世忠收拾好東西,韓世忠早沒影了。韓夫人索性親自來送,她是不放心韓世忠這個急性子,可不要出什麼差錯。

韓世忠緊趕慢趕,終於在大帥開會之前趕到了韓州大營,向大帥報到後,休息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接到開會的通知。

趙構也是佩服韓世忠,這上千里路急行軍,可不是一般人能抗住的。也是心裡有贊,但今天的會議,批評水軍是前提,敲打好了,才能激將成功。

韓世忠坐不住了,蹭地站起身來,甕聲甕氣地說道:“諸位,我是水軍司令,大帥批評的對,這件事,水軍有責任,我這個水軍司令首當其衝。子溫、子瑜,你們兩個過來。”

韓彥直、韓彥樸起身來到韓世忠身後,韓世忠拉著兩個兒子的手說道:“大帥,我韓門父子三人,在此立誓,要讓日寇的鮮血來洗刷水軍的恥辱,馬踏京都,血債血償!”

陶晗、畢方、武勝、折彥直四大艦隊司令,齊刷刷起身,跟在韓世忠父子身後,振臂高呼:“馬踏京都,血債血償!”

賬內所有將領一起起身,隨聲高呼:“馬踏京都,血債血償!”

好,要的就是這個氣勢!

趙構示意大家坐下,來到韓世忠父子三人前,拍著韓世忠的肩膀說道:“良臣,你就是朕的良臣良將,我期待你父子在戰場上再立新功,水軍擔負著這次戰役的第一輪攻擊,我要你從氣勢上,完全碾壓敵軍,要打得他們看見咱大宋水師戰船,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才行。對,打得他們尿褲子,哈哈哈……”

滿屋子文武群臣忍不住也哈哈大笑起來,衝談了方才嚴肅莊重的氣氛。

其實,打仗就是打得一股子士氣,裝備再好,沒有這股子有我無敵計程車氣、勇氣,一樣打敗仗。若干年後,靠著小米加步槍,偉人領導的偉大的黨和軍隊,一樣建立了新中國。更何況後來在那個半島上,將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乖乖地打到談判桌前。

趙構不可能一一去談話,他尋找一個突破點,就很好詮釋了這次軍事會議的主題,激發全軍士氣,這不是一場征服之戰,而是大宋軍人的雪恥之戰。至於征服,將對手踩在腳下之後,還談什麼征服與臣服?

晚上,趙構單獨召見大總督趙鼎。

趙構要召回趙鼎,現在大宋帝國的攤子越來越大,趙鼎作為一個過渡時期的大總督是可以的,但不適宜長時間在塞北這個地方,有點大才小用。

他是要徵求下一任大總督的人選,問一問趙鼎的意見。一般情況下,趙鼎的推薦,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元鎮公,就是這麼一件事,你說說看,誰接任比較合適?”趙構也不藏著掖著,開門見山向趙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趙鼎現在是鎮北侯,在政務副丞包括整個大宋文臣裡面,除了鄆王趙楷外,是第一個封侯的,就在於他這幾年在塞北的貢獻巨大。其餘幾位侯爺,都是軍隊系統,但公爺裡面,除了宗澤,還都是文官,也算是一種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