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爭議御前會(第1/3頁)
章節報錯
藤原忠通趕往平安宮,覲見崇德天皇陛下。
崇德天皇在失去白河法皇的保護後,已經失去羽翼,即使是有藤原忠通的支援,但沒有鳥羽上皇的首肯,崇德連一道政令也發不出去。
藤原忠通知道崇德天皇的尷尬境地,和這個整天只知道笙歌燕舞的天皇不能慪氣,大宋帝國陳兵在即,還是要早拿主意才行。
鳥羽上皇的賢德院在平安宮以東,並沒有和崇德天皇在一起,這裡儼然是日本真正意義上的小朝廷。
藤原忠通看著前面玉輦上的崇德天皇,心裡也是對這位天皇充滿了無奈。崇德剛剛執政,居然是白河法皇、鳥羽上皇、崇德天皇三皇並立同政的怪異現象,是為日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也。
後來白河法皇逝世,崇德失去庇護,鳥羽上皇又是強勢,太上皇嗎,自然不甘心自己權利的喪失,白河法皇在位,鳥羽上皇還夾著尾巴,可是現在,不是還是自己說了算嗎?
再說,這個兒子嗎……
賢德院,美福殿,鳥羽上皇的公議殿。
藤原忠通是攝關、太政大臣,但卻是崇德天皇的支持者。鳥羽上皇的賢德院,雖然同步設立了各級院廳,有各級院司官吏,但鳥羽上皇知道,許多事情還是需要藤原的支援才行,對藤原也是兼有拉攏的態度。
但鳥羽上皇對藤原還是既有拉攏,也有防備,畢竟藤原家族是最大的武士集團的家主,他也要有自己的武裝勢力,就是設立的北面武士,以中納言左近衛大將源田盛、右近衛大將平谷川為首,成為鳥羽上皇手中的兩把利劍。
但藤原家族的藤原紀實卻是內大臣,這也是鳥羽上皇暗許的,也算是給了藤原家族一個很大的面子。其實,就是政治利益的彼此需要和交換而已。
左大臣藤原弘毅是藤原扶持起來藤原家族勢力貴族,自然為藤原馬首是瞻;右大臣則是鳥羽上皇的代言人源兆興,是源氏家族的旁支,兼任賢德院左廳司使。
不錯,這個時代的日本,就是這麼凌亂。攝關專政,院政同朝,三皇並立,這就是平安時代末期的日本。
鳥羽上皇雖然坐在主位上,但還是側身對藤原忠通笑道:“攝關大人,還請你將相關情況說一下為好。”
藤原忠通也不客氣,說道:“我接到可靠情報,大宋帝國近期很有可能將要對我國用兵,時間在一個月後。目前,大宋帝國已經在石罕城、釜山兩地聚集兵馬,總計約三十萬大軍,兩支水軍艦隊,登陸地點尚未確定,不過,據情報顯示,極大可能是在關中平原以東沿海某海域。”
鳥羽上皇看了一眼閉目思考的崇德天皇,直接表示忽略,說道:“藤原大人這份情報彌足珍貴,大宋帝國這些年來,強勢崛起,成立了延合大聯盟,先是滅了金國,後掃平大理,收復吐蕃,去年又征服天竺半島,至於高麗和耽羅,早就是其附庸,我們這兩年倒是忽略了這個鄰居的發展壯大,等回過頭來一看,已經是一頭十分巨大的猛獸。不過,我很奇怪,為什麼大宋帝國要對我國出兵?我們和大宋隔海相望,他們有句話叫井水不犯河水,為何提兵來攻?”
左大臣藤原弘毅看了一眼右大臣源兆興,趨前奏道:“啟稟上皇得知,去年京都灣以東的東大洋,大宋帝國的一支商船隊伍被海盜襲擊,造成了傷亡,大宋帝國將件事情,算在了我們頭上,發來照會,說我們慫恿海盜為非作歹,要我們拿出具體措施,整飭海上商道的安全秩序,確保正常的海上貿易安全。我想,是不是應該是這個原因?”
鳥羽上皇看了一眼藤原忠通,說道:“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不是給大宋帝國回書解釋了嗎?至於海盜,右近衛大將,你是水師平逆將軍,這件事,處理得如何了?”
右近衛大將平谷川小心翼翼回道:“啟稟上皇,我水師船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