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吳喜已經訂婚,就等金秋十月成親。

梁景又和趙家兄弟的關係非常密切,從輩分上講,還是趙家兄弟的師叔,而東京禁軍這一系的領軍人物趙子明,現在官居樞密院副使,趙子亮是麒麟軍團司令員,這股勢力和梁景的關係自然是非常貼近。

武賢將武家兄弟的命運和前途,都壓在梁景身上,其實,這才是武賢最聰明的地方,水軍陸戰團是大帥重點打造的軍種,用大帥的話,是要大用的。陸戰一師在高麗一戰成名,二師也在第二艦隊護航遠征的時候打出了赫赫威名,第四艦隊尚未成軍,但卻是大帥重點打造的新型艦隊,艦隊司令折彥直以“戴罪之身”被趙構重新啟用,自然感恩戴德,折家也是大宋軍中大佬,虎倒架子在,軍中多有其門生擔任重要職位,背景也是不容小覷。

只有自己武家三兄弟,是從底層做起來的,時間短,基礎弱,幾乎沒有什麼背景,剛開始因為老八武成和龍十五的交手,反倒成就了二人的交情,武成有事沒事都愛去找龍十五“請教”,始終執弟子之禮,龍十五對武成也是指點頗多,加上武勝的第三艦隊在幾次護航和拓商渠道方面做得很是漂亮,也慢慢積累了一些人氣。

趙構對這些,心知肚明,但一般不會細問。平衡之術永遠是君王的左右手,只要不涉及國家利益和軍隊大計,大宋帝國整個軍隊一百多萬,誰和誰好,誰和誰近,誰是誰的人,趙構不會去管,都是大宋帝國的軍人,都是我趙構的人!

武成兄弟三人,武賢在水軍司令部擔任參議長,武勝是第三艦隊司令員,武成是陸戰三師師長。可以說,他們的勢力都在水軍,但水軍四大艦隊,唯獨第三艦隊還沒有立下什麼大功,這讓武家三兄弟中的老大武勝、智囊武賢深感有些不安。

如果新型的第四艦隊成軍,必將受到重用,據說整個北部航線都會是第四艦隊的勢力範圍,那麼,作為南部的第三艦隊豈能甘於人後?

所以,武勝這次親自請命帶隊,加上武成親臨一線,武家三兄弟是要拼命了。

大宋帝國大帥趙構,只需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他們自然會知道自己的使命。

想到這些,武成才不會因為一個模稜兩可的命令就止住自己走上戰場的腳步,總不能連飛龍駒也不如吧?

陣勢早就布好,武勝的死命令執行之下,幾次演習帶來的效果非常明顯,臨危不亂,不僅僅是士兵,就連帶著的這些僑民都安安靜靜,在指定的地點安生不動,看著立起來的護盾,明顯沒有那麼緊張。

武成手中宋刀舉起,大喊一聲:“兄弟們,跟我衝,殺出一條血路來!陸戰三師,殺!”

腳下一磕飛龍駒,蹭就竄了出去。

這次武成計劃速戰速決,這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況且還帶著一千多老百姓,如果沒有這些僑民,武成不介意大開殺戒,將這股敵人變成手裡沉甸甸的軍功章。

一團在左,二團在右,自己帶著警衛營擔任刀尖,蛟龍隊負責外圍警戒和全力搏殺敵軍戰場斥候,要讓敵人成為聾子和瞎子。

這次參加攻擊的只有兩千人,而對面足足有四千多人,兵力比一比二,但武成絲毫不怵,那些裸露著古銅色面板、披著簡陋皮甲的遮普衛,在武成眼裡,能支撐多久還是一個問題。

二團三營長武章是死過一次的人了,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作為右翼前鋒,他的使命就是牢牢守住楔形陣的右翼,保證師長的穿插犀利進行。

他的營,建制已經基本上不存在了,現在帶著的手下是二團其他兩個營整合過後的一個營,說是一個營,其實也就是一個半連,三百人不到。

但武章覺得足夠了。

不出所料,勃必羅的西域長弓首先發威,三千弓箭手射出來鋪天蓋地的箭雨。武章緊緊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