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這個頭兒不好當,尤其是在這個異國他鄉的天竺半島。

臉色已經曬得近乎於和本地人一個顏色,一口流利的天竺語,要不是仔細端詳,僅從外表看,魚頭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本地土著居民。

但他手裡卻掌握著整個天竺半島的情報網,這張網,足以覆蓋整個天竺半島,但還不能做到無孔不入,畢竟時間才只有三年,能做到四大分站全面建成並投入執行,魚頭功不可沒。

能抓住穆爾斯,還是一個偶然事件。

魚頭的公開身份是通達商行的一名掌櫃的,因為來天竺比較早,通達商行的分社已經遍佈天竺半島的各國邦區。

但隨著遮羅王朝圖拉米的驅宋政策,大批大宋商人、商社北遷或南移僧伽羅國(獅子國),他手下的邱掌櫃的商行慘遭不測,審時度勢之下,魚頭將情報機構總部北遷至戈爾巴地區,也正是看好這個三區交界之地,進退自如,屬地歸朱羅邦,但又在波羅區的實際控制之下,而這兩個區,又是和大宋關係比較融洽的兩個邦區,有利於開展工作。

一個發展的本地暗樁線人,公開身份是戈爾巴區衙門裡的戶司,向魚頭提供了一個三級情報。

在例行抽查的戶籍本冊中,發現密扎村增加了幾十個外來人,註明是林場工人,密扎村背靠西高止山餘脈,處於兩種氣候交接地區,林地面積覆蓋率很高,也衍生出靠山吃山的一部分山林獵戶伐木工。

這些事情在戈爾巴區很是常見,就是在整個天竺半島,隨著政策的調整和土地、林地、牧場、漁場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許多被沒收了土地的原貴族後代以及一些破落戶,都躋身於這些新型的勞務大軍裡,也導致了天竺半島第一次的人員大流動。

開始魚頭也沒有很放在心上,直到接到了大帥府警衛總局下達的調查穆爾斯下落的命令後,魚頭抱著小心無大錯的態度,讓線人利用清查戶口,造冊登記的機會,進入密扎村實地調查。

調查結果很快傳到魚頭手裡,魚頭以情報戰線特有的細膩和第六感覺,發現裡面的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從人數上來說,密扎村、何迪村、艾哈邁三個村都有增加的居民,三個村相聚都在三五里範圍之內,合起來的人數在三百四十二人,在這三百七十二登記的時間上,有七十七人是一個時間,卻分別入住三個村子。

其他人,則是零零散散、前前後後錯開的,最多的人群也超不過二十人。這七十七人,顯然是一個團伙,為了不引起注意,共同分散開來。如果真的是跑山狩獵或是伐木工,一定會抱團居住,密扎村容納百八十人還是不成問題,問題就在於為什麼要可以分散居住?

還有,名單上的斯木扎和密翰兩個人,線人沒有見到,說是上山了,其餘人等,也有一些這次沒有見到的,但據線人說,其他人,都在一起居住,唯獨斯木扎和密翰兩個人的住處,不在密扎村,而是在村外一處窩棚裡。

線人又講道,私下問了很多密扎村的老人,都說有這麼兩個人,但具體情況,都不是十分了解。

就連村長,也是支支吾吾,只是說是海拉德的一位貴族老爺介紹來的,都是各個家族自願出來闖蕩的破落子弟,願意出來闖蕩闖蕩。但已經上報區政府登記造冊的。

線人沒有深入詢問,只當是例行公事一般,但回來後,卻還是作為三級情報上報給魚頭。

有貓膩!

魚頭初步斷定這裡面有問題,正在這個時候,靈鷲峰的到來,證實了他的猜測是對的。

靈鷲峰帶著他的部下,一路追蹤這些人的蹤跡,眾多跡象表明,在這個地區突然消失不見。

這麼多人,不可能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靈鷲峰一方面繼續安排手下撒網調查,一方面啟動緊急聯絡程式,發出聯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