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高原遭遇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什為統帥,率領喀喇漢聯合王國的兩萬精銳大軍突然從喀喇漢王國南下,越過崑崙山口,直插喜馬拉雅山山口,佔領了印度河流域的喀拉孜、博雅、碟穆綽克一線,等於堵死了勇亶部落西退山區的唯一地區。
至於出兵的目的,是剿匪。的確有一股山匪被阿克什的騎兵追攆著翻過了山口,跑到了山下的山谷裡,為了永絕後患,阿克什王子親自率領聯軍追逐而來。
對於吐蕃之地,趙構是勢在必得的。站在青藏高原上,居高臨下,俯瞰天竺王朝,怎麼看都像是一顆熟透的桃子,唾手可得。
儘管阿克什十分聽從趙構的建議,但還是在翻越崑崙山口的時候,遭遇到了重大的非戰鬥減員。惡劣的天氣、崎嶇難行的山路、過於笨重的後勤,都讓阿克什吃盡了苦頭,儘管聯軍都是經歷了宋金之戰的精銳戰士,但對於大自然,對於崑崙山,還是有敬畏之意的。
減員三成,阿克什在喀拉孜建立了大本營,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休整。兩萬人的軍隊,預計減員不超過兩成,但實際上三成還是少算了一些輕傷員,既然是傷員,就不能再上戰場。阿克什身為統帥,自有帶兵的方法,將人員重新組合成一個萬人隊,作為主力部隊,三千人作為留守部隊,其餘傷員就地養傷休整。
馬匹損失也很嚴重,好在西夏鐵鷂軍團自青塘以西,逐漸開始清掃吐蕃其餘小股殘餘勢力,或收服,或消滅。大宋帝國西部戰區司令員席貢派出的一支工兵輜重部隊沿著鐵鷂軍團開闢的路線,開始以點帶面修建軍需兵站,從隴西、洮州一直延伸進入可可西里。
戰略包圍,趙構為拿下吐蕃,真是大手筆的運作。光是兵站的修建道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不少內閣部院重臣不解,那些不毛之地值得下這麼大本錢嗎?
凡是有這些疑惑、說怪話發牢騷的人,全部被趙構“發配”到隴西到可可西里的兵站建設中,事實勝於雄辯,讓他們自己去悟道吧。大局面前,容不得半點異樣之聲。
隨著第一批戰略物資沿著這條簡易的不能再簡易的路線補給到阿克什的手裡的時候,多半年過去了,這才有了趙構的大理之戰。
現在,是該摘桃子的時候了。
桑贊仁布的馬隊進入吐蕃,剛剛進入馬爾乾地區,遠遠地就望見前面一股煙塵騰起來,自己的親衛隊長多吉指著遠處對桑贊說道:“主人,有騎兵。”
衛隊長武韶文也看見了,打出手勢,龍鱗護衛隊呼啦啦衝到前面,一個楔形陣立刻布好,同時將速度逐漸放慢下來,再一個手勢,全體換馬,同時鋼臂弓已經操持在手,以防不虞之情發生。
煙塵逐漸逼近過來,桑讚的馬隊已經衝上了一個小山坡,搶佔了一處制高點,三名斥候成品字形飛撲出去偵探敵情。這股煙塵看著越來越近,其實距離尚遠,足有十幾裡地,還有迴旋餘地,即使是突然發生的遭遇戰,武韶文也不怕,自己帶出來的手下,都是龍鱗裡面的精銳,以一當十不成問題,再說了,打不過,至少逃命突圍還是有把握的。
一道墨線從遠方的天際線逐漸變得清晰,是一支騎兵無疑,大約一千多人,距離太遠,有些看不清揚起的大旗是什麼圖騰標誌。
“用望山看。”武韶文一邊說著話,一邊舉起手中的望山,示意桑贊仁布我們還有這好東西呢。
桑贊仁布暗叫一聲慚愧,都忘了這次專門給他配置的大宋帝國軍用第三代望山。當透過單筒望山清晰的鏡片裡,一面禿鷹標識的大旗出現在鏡頭裡,桑贊仁布心中暗罵一句:“歐松的禿鷹旗!”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預謀,桑贊仁布最不想遇見的,就是歐松的鷹師,這是歐松的精銳部族軍,人數只有一萬多人。從路線上看,這倒是更像是一場遭遇戰,如果是伏擊戰,不可能這樣明目張膽地壓過來。自己這支隊伍只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