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神策對飛龍(第2/3頁)
章節報錯
部隊之間真正的一場對決,事關重大,方正不能輸,第一師不能輸,第三軍更不能輸,至於飛龍軍團,呵呵呵……!
雖然只有兩千人,但李旗卻戰意濃濃,別人眼裡是近萬人的敵人精銳,但在李琪眼裡,這都是沉甸甸的軍功章啊!
李琪對自己的第一團的強大信心,來源於他們連續三年軍事技能考核團體冠軍。也就是說,這個團從團長到廚師長、醫護兵,都是全能戰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一團是重灌團,戰陣衝殺才是他們的強項。
兩千人對沖一萬人,這卻不符合趙構一貫提倡的“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原則。但此一時彼一時,走出國門之戰,就是要打出血性,敢於以寡擊眾,敢於刀刀見紅,這樣才能練成一支虎狼之師,所向披靡。
李旗的兩千人分為三個軍陣,其中左右兩翼是輕騎兵,以外圍遊弋策應進攻擾亂敵陣為主,各有五百精騎。中間一個楔形陣卻是一千重騎兵,清一色厚重破金斬,隨著大宋不斷消化西夏和大金的冶煉技術,在合金鍛造上更是拉開了時代的差距,有重騎兵足夠了,先把飛龍軍團的血性養足了再說換裝熱兵器的問題。
高亢的軍號驟然吹響,首先衝刺起來的是兩翼的輕騎兵,說是輕騎兵,也只是相對重騎來說,相對於大理騎兵,這些武裝到全馬防護的騎兵就是重騎。
不等高成功下令,半空中“嗡……”的猶如蝗蟲過境一般鋪天蓋地的箭矢激射而至,遠遠比大理選鋒軍手中的弓箭射程遠的多,加上鋼製三稜破甲箭箭頭恐懼的穿透力,選鋒軍的盾牌手和刀牌手的陣型就像潑上去一瓢滾油一樣,瞬間出現了一片一片的缺口。
第一輪箭雨居然是射向步卒方陣,而不是和騎兵對射?這種打發讓同樣發力加速的先鋒軍兩翼騎兵稍顯鬱悶,就這麼看不起選鋒軍的騎兵嗎?
並不是看不起,而是演練了無數次的戰術配合,每一名兩翼輕騎在激射三輪箭雨後,擦著選鋒軍的兩翼騎兵的外線,並沒有和他們硬碰硬對沖,而是繼續遊走在外線邊緣,利用戰馬高速衝刺的能力,從選鋒軍的兩翼擦肩而過,但手中的弓箭卻從沒有停止過。
宋軍將戰馬的速度和鋼臂弓的射速發揮到了極致,你的射程不夠或者說即使夠著了,宋軍連人帶馬的鎧甲防護也讓大多數箭矢失去威脅,但宋軍手中的鋼臂弓卻射出一波波致命的箭雨,清掃著選鋒軍的騎兵兩翼。
第一團的重騎兵堵牆而進,就在選鋒軍剛剛從箭雨中衝出來的時候,好死不死地正對上武裝得嚴嚴實實的重騎,宋軍的坐騎幾乎都比選鋒軍的滇馬高出一個馬頭,寬出半個馬身,居高臨下加上破金斬鋒利的刀口,許多大理騎兵幾乎是連人帶馬被劈為兩半,突前的楔形箭頭幾位宋軍軍官,更是變態地使用超長版的破金斬,一路滾湯潑雪一般將選鋒軍的騎兵隊伍衝殺得七零八落,隨後被衝上來的重騎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幾團,很快湮滅在重騎兵的砍殺之中。
重騎兵的箭頭負責穿插分割,勢不可擋。其後的重騎兵以連為單位負責聚而殲之,下手又狠又猛,三人、五人、七八人之間的配合默契高效,大理選鋒軍一對一都不是對手,何況群毆?
而外圍遊弋射手只管用手中的鋼臂弓一層層削剝著大理的兩翼,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卒,只管一陣箭雨射過去,幾乎都能射倒一大片,戰馬衝起來的速度和鋼臂弓強勁的弓弦,讓射出去的三稜箭無情地剝奪著選鋒軍士卒的生命。
飛龍軍團第三軍第一師一團,給大理選鋒軍指揮使高成功實打實上了一課,什麼叫做不對稱戰爭。
資訊不對稱,裝備不對稱,戰術不對稱,就連胯下的坐騎也不對稱,至於雙方的主帥,高成功手中的“虯龍棍”還沒有舉起,就被李旗手中大號的破金斬削得只剩下一個“把兒”,要不是看在他是高國相的侄子,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