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拜訪無為寺(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大小小的寨子,大約一萬多口人,按照人均三十斤精米算,足夠他們扛過一個月。這個仗,可打不了一個月。
趙構軍事加政治,計劃是二十天左右,剷除尼犁門,順帶解決大理問題。
軍事佔領很容易,但收服人心卻不易。大理段氏家族多少代君王,始終不能解決三十七部落的問題,叛亂時有發生,關鍵還是沒有徹底解決溫飽問題,也就是土地、稅賦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宋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就是現在的塞北特管區,土地試改也是搞得紅紅火火。趙構只相信一個現實,你讓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逢年過節添新衣,頭疼腦熱有醫看,誰還閒的去造反?
李璞軍事精通,政治精明,是軍隊高階將領中少有的軍政雙料人才,也是趙構重點培養的後備人才。這次燎原行動,讓他擔任前線軍事總指揮,更看重的是他的政治水平,要是純軍事行動,一個劉勇的黃龍軍團足夠了。
沒有什麼比拿到手的白花花的大米更讓人激動的,不僅僅是大米,尚柯總督還細心的運來不少農作物種子,比如番薯、土豆、玉米、辣椒等,隨著大宋帝國水軍艦隊的腳步越走越遠,大宋帝國的海上貿易也越來越繁榮,許多沿海地區都成立了遠航商行,做著海上的貿易,一條船一年下來,賺得都是盆滿缽滿。
趙構指示所有遠航船隻,都要帶一個任務,就是將所到之地的食物種子帶回大宋,交給專門的農事部門進行研究種植,然後選擇性推廣,向原產於美洲大陸的玉米、馬鈴薯、紅薯,在趙構金手指的指引下,提前傳入了大宋,引發了第一場農業革命,大宋朝成為泱泱上邦,首先解決了國民的吃飯問題。
尚柯順便送過來的,還有幾十名專業農技師,幫助瓊州部落抗災,恢復農業生產,減少損失。這些都是實打實為當地老百姓去服務,將心換心,自然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
邛州部落的族長羅秉正,乾脆將自己的部落改名為“大宋邛州部落”,寨牆上插著宋國國旗,直接接受李璞的領導,甚至將部落武裝也交給李璞訓練。
李璞很高興看到這個局面,便在邛部州實行大宋律法執政,首先是用大量的生活、勞動用的鐵器運送過來,換回寨民手裡的苗刀,對羅秉正說道,大宋禁止民間擁有武器,更不能擁有制式武器,否則視為造反。
既然有心歸順大宋,就要按照大宋律法行事,至於安全,不用寨子操心,有飛龍軍團,再加上以後訓練成軍的治安部隊,安全問題不用擔心。
但為了實際需要,李璞還命令成都府路,按照李璞提供的樣式,打造一批劈柴刀送過來,經過試用,很受村民歡迎,無論是上山砍柴割草,還是家中日常使用,都很順手,樣子也好看,做工很精緻。村民還給取了一個夢幻般的名字“雲龍刀”。
於是羅秉正帶頭將自己的佩刀上交,換了一把雲龍刀。有了族長帶頭,十三寨的收刀換刀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更何況還有許多鐵器都是極低的價格,幾乎是半賣半送,如果手中沒有銀錢,還可以用家中的一些藥材、手工工藝品、獵物、玉石之類,到指定的商行進行變賣,價格絕對公平,換成宋幣之後,就可以在大宋商行裡低價買到自己看好的各種物品,從勞動工具,到日常生活用品,從大件傢俱,到針頭線腦,商品種類繁多,只要你想到的,大宋商行幾乎都能滿足你的需求。當然,最大的商行還得是通達商行。
李璞止步不前,將邛州部的實驗區搞得紅紅火火。而劉勇的黃龍軍團第七軍的一個團,在“成功解救”被圍困一天的蝰蛇和龍鱗小隊之後,突然揮師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閟畔部,橫掃東川郡,前鋒已經渡過威楚府北部和東川郡的界河普渡河,在河的西岸安營紮寨,形成一個前哨基地,隨時可以出兵威楚府、鄯善府、弄棟府三府,尤其是弄棟府,過去就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