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心下坦然。好在宗澤的名望很好,即使在金國,許多郎君們也尊稱一聲“宗爺爺”,按照軍中禮節,也算是完顏斜也的長輩,想必不會為難於他。

但既然是正使,也還是要為金國爭取最後的利益,也算是為大金保留最後的元氣吧。

在完顏斜也和幾位副使簡短商議之後,增加了一條:“第九、宋國以後不得擅殺金國降宋舊臣。”也算是為金國最後的吶喊之聲吧。

來時趙構曾言,如果金國同意八條協議,則在此基礎上,由宗澤、趙鼎、岳飛三人斟酌靈活處理其他事宜。他們覺得金國增加了這一條,無非怕秋後算賬,這個趙構已經明確表示,“對於降宋的金國文武舊臣,在確定真心歸順後,一概既往不咎。”

這第九條,實際上在第一條中就有體現,宗澤等人也就不再計較什麼,遂同意簽署。

宋國復興六年九月二十九,宋國鎮國公、軍事樞密院副使、宋國人民軍副帥宗澤,代表宋國和金國諳班勃極烈、都元帥完顏斜也,在宋國皇帝趙構、西夏太子李仁孝、西遼皇帝耶律大石麾下皮室軍軍團長耶律燕山等人的見證下,在金國乾元殿簽署了《金國無條件投降協議書》。

自此,宋金之戰全面結束,其後的十天時間,趙構命令趙鼎的塞北特管區政務總署、劉浩的塞北戰區司令部遷至會寧府,出人意料的是,政務總署副總督增加了完顏宗輔、完顏希尹、劉延宗三人,提拔鹹平府知府李純為副總督,這樣一來,整個塞北特管區政務總署設有大都督一人,趙鼎;副總督分別是李純、完顏宗幹、完顏宗輔、劉延宗。

軍事部署則是以塞北戰區為主,司令由宋琦擔任(劉浩回去要擔任樞密副使,接過宗老這一攤子了)。副司令秦奮、完顏兀朮,調完顏婁室回樞密院擔任副使。韓州基地司令出乎人的意料,任命了青龍鐵軍軍長姚政,帶著他的青龍鐵軍留了下來,擔任韓州訓練基地的藍方部隊。

其餘金國舊部,基本上原地留任,趙構不怕他們有什麼想法,趙鼎骨子裡的鐵血,加上宋琦在鹹平府殺出來的威名,趙構絲毫不擔心整個塞北特管區。何況,還有北道戰區在後面撐著呢。

但沒有想到的是,完顏吳乞買和完顏斜也雙雙自盡,倒是讓趙構感到一些意外,不過仔細想想,也就釋然。吳乞買作為亡國之君,自有他最後的尊嚴,完顏斜也跟隨兄長而去,也是骨肉親情作伴,其實也是無顏面對。不過也好,或許這也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無嗔大師將他們安葬在胡凱山麓下,墓碑上只有一行字“完顏吳乞買之墓”“完顏斜也之墓”,只有名字,也只留下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