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不紊地沿著自己制定的既定方針路線行駛下去。這是一個集體的力量,而不是一兩個人。這就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把所有人員團結起來,形成合力,即使損失了一兩個分量很重的人,也不會產生不可控的混亂局面,一個國家的安危,寄託在一兩個人的身手,是致命的。

不過這個問題一定要慎重,朋黨之爭,已經是大宋最大的頑疾,不是一年兩年能解決好的,一個政黨,從建立到興起再到輝煌,那是歷經多少風風雨雨的洗滌才行,自己務必謹慎。

所以,這次軍事行動,趙構不參與,在制定出計劃後,後續的作戰,全權交給樞密院總參議處,由宗澤把總,劉浩、汪若海任前敵總指揮和副總指揮,部署指揮後續戰鬥。

劉浩沉穩、戰略眼光獨特,大局觀念強,善謀;汪若海心思縝密,善於處理細小問題,善斷,這倆人的組合,正好互補,趙構完全放心。

事實證明,“天怒行動”被這兩個人指揮得猶如水銀瀉地,天衣無縫,就連金國的反應,都預判的一清二楚,比如,汪若海就精準地判斷出金兵會採取“整體收縮,專謀一隅”戰略戰術來應對宋國的這次天怒軍事行動所產生的後果。

而這個應對措施,恰恰是金國上京城裡,金國皇帝吳乞買召集金國高層軍事會議,最準確定下來的一份軍事計劃。

這是完顏斜也提出來的,集中兵力,奪回紫荊關和飛狐關,而寧邊州到武州一線,收縮兵力,駐屯於州府大縣,暫時讓出外圍;飛狐關和紫荊關必須奪回,這是宋國插進金國腹地的兩把尖刀,必須剔除;而南線保州、霸州一線,金兵本來不佔優勢,尤其是雁門關失守,金兵的西線通道基本被堵死,索性回撤居庸關一線,全力守好金國南大門。

吳乞買雖然有些不甘心,但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計劃。完顏斜也作為金國大都統、都元帥,具有很高的戰略眼光,就是他提出的一府兩制的策略,實行女真和漢文化的雙重管理,尤其是滅遼之後,金國獲得了以前大遼的漠北草原之地,加上原先的燕雲十六州,漢族文化不可避免地浸入到女真文化和其產生融合,原先那套猛安謀剋制度就不再適合,所以,在這些地區,推行漢族文化制度,勢在必行。

吳乞買也是一代梟雄,滅遼攻宋,一方面讓他的威望在金國如日中天,一方面,連年的征戰和擴大了的版圖,又讓吳乞買感到有點力不從心,他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地盤。不到萬不得已,他也是不願意發動戰爭。能用小區域性的戰爭衝突解決的,絕對不大動干戈。

他批准了完顏希尹的這次境外計劃,但沒有料到,陰差陽錯的,卻讓趙構差點殞命鐵門關。等他知道這件事的真正底細的時候,還不等他懊惱完畢,趙構的報復性打擊便接踵而至。

權衡利弊,吳乞買同意了完顏斜也的軍事計劃。東、西兩翼回收,中間兩關的收復之戰,派完顏宗翰率領十萬大軍,兵分兩路,西路,由完顏婁室率領四萬大軍,奪回飛狐關;東路,由右副元帥、完顏宗望率領完顏銀術等將領,領軍六萬,奪回紫荊關。

完顏婁室帶領的四萬大軍,是他自雁門關失利回到雲中府後,下大力打造的一支精兵,被完顏宗翰賜名“黃猛軍”,源於對長白神山裡山君的無上崇拜。他自信,下次再遇到宋軍,他的“黃猛軍”,將會是所有敵人的噩夢。

完顏活女被趙構梟首示眾,頭顱被放在壘成的京觀最上面。完顏刺裡的小隊,在雁門關外返回雲中的途中,遭遇蒼狼軍團戰狼師的伏擊,全軍覆滅,沒有一兵一卒逃回雲中。

完顏婁室秘密派出親衛,潛入鐵門關,冒死將完顏活女的頭顱帶了回來,完顏婁室當即心疼得昏厥了過去。甦醒之後,發誓要帶兵血債血償。他一直認為是西夏暗中出手相助,才會出現金兵全軍覆滅的這個結果,因為這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