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合作,這兩年,讓宋國這架馬車平穩快速地邁進,可以說功不可沒。

居安堂,李綱正伏案批閱公文,時近年關,許多政務都需要李綱把總簽字匯總,雖然有幾位副丞協助,但身為宋國政務院總丞,李綱還是感覺時間不夠用。

趙構邁步而入的時候,李綱並沒有抬頭,手裡飛快地簽字後,對身邊的工作人員急衝衝下令道:“這份檔案,急速送往樞密院,事關過年軍烈屬、當地駐軍慰問一事,要和宗帥通報。”

“慈善救濟署的報告已經審批,拿去找鄧副丞簽署回覆。”

“土地確權法陛下已經批覆下令,馬上刊印下發各路、府、鄉,確保農民自己的土地利益不受侵犯。

……

李綱突然覺得屋子裡的氣氛有點不對勁兒,抬頭一看,不知道什麼時候,趙構已經站在他的案頭多時了。

李綱急忙站起身來,繞過案几,來到趙構面前揖禮道:“不知陛下駕臨,恕罪恕罪。”

趙構拉住李綱的手,關切地問道:“聽下面人講,你已經快二十天沒有回家了,每天工作七八個時辰,這怎麼行?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懂得休息的人,才會更好地工作。八位副丞,輪流當值,你也要學會適時地放手讓他們去做事,還是那句話,不要怕做錯,有些事情,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出一絲差錯,也在所難免,只要不犯原則上的錯誤,讓大家放開手去做,你不要有什麼思想顧慮,一切,有我!”

李綱心裡真是百感交集,有點小感動。所是在話,李綱官場歷經三朝,數次臨危受命,但心中那種壓抑,始終伴隨著他,直到趙構君臨天下,專門任命他為宋國政務院總丞,那份信任與期待,讓李綱第一次有了得遇明君之感,無他,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正如現在,趙構一張口,卻沒有談差事,只是讓李綱要注意休息,保重身體,至於手裡的差事,更多的是一種鼓勵和肯定,從來也沒有插手或指手畫腳,只要制定出了方針政策,趙構都是讓手下放手而為。趙構的底線,就是反腐倡廉,並且在每次大朝會上,都要談到這個問題,不僅要潔身自好,還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親屬和身邊的人,千萬不要在這個方面犯錯誤。

李綱舒緩了一下心情,笑道:“陛下關心微臣,微臣感激不盡。只是適逢年尾年初,許多事情不能積壓,也就這幾天忙一些,過幾天就會好的,我再休息不遲。”

趙構心中感慨,不僅僅是李綱和他的政務院,就是樞密院哪裡,宗澤七十多歲的高齡,盯在樞密院也是一天天不回家,有這二人做表率,下面的各部院署司,都是一點不敢懈怠,成就了宋國最為難得的飛速發展時期。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去做,該休息,就要休息。正好今天有事要碰頭,索性就在你的政務院召開兩院中樞會議,我已經讓宗老和汪若海、劉浩趕了過來,你通知汪副丞、趙副丞,梁局長一會兒就過來,開完會,你必須回家休息,這是命令。”趙構笑著對李綱說道,話裡裡卻是一副不容反駁的語氣。

李綱只好揖禮道:“微臣遵命就是。”

趙構大笑道:“這才像是我宋國總丞的樣子,舉重若輕,胸有錦繡。回家也該準備準備,快過年啦。”

君臣二人正說著話,最先趕到的,卻是宗澤,雖然年齡大了,可知這風風火火的脾氣,可一點沒有變。

不一會兒,汪若海、劉浩、汪正奇、趙楷、梁景陸續趕到,加上李綱和宗澤,八大中樞令齊聚居安堂,召開復興三年的第一次宋國中樞會議,在會上,趙構聽取了兩院關於復興二年的工作彙報和復興三年計劃綱要,對軍政兩院的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說道復興三年,是關鍵的一年,是飛速發展大道一年,也是矛盾逐漸凸出的一年,各部要本著“團結起來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