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風雲汴梁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遷、敘復、蔭補、考課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勳、賞罰、殿最的制度,權力之大,一度讓人談之色變。
張敬出任此要職,自然匯聚了偌大的人脈資源,張大梁自小結交的,都是武職出身的勳貴子弟,比如說趙氏兄弟,加上為人豪爽仗義,張敬更是有意栽培,張大梁年紀輕輕,已經躋身禁軍班直,成為趙氏兄弟的左右手,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機警、敏捷的頭腦,讓張大梁在詭譎變幻的東京城裡,牢牢站穩了根。
去年“罷黜六賊”,張敬受蔡京的影響,被“致仕”歸隱。但受益於多年的人際關係,所幸牽連不深,也算全身而退。沒想到張大梁在這個時候悄悄潛回京城,跳回東京這個“大火坑”,讓張敬大吃一驚。
對於自己的老子,張大梁自然不能對其言明自己回來的真正原因,只是說奉康王殿下之命,悄悄回來打探訊息,對外不能露面,只好回來請老爺子多幫幫忙,對於自己在龍泉觀的秘密據點,並沒有透露。
張敬沒有多問,作為官場老手,他心裡十分清楚康王的所思所想,牽掛自己的老子、大哥,人之常情。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這小子,不會無緣無故被康王選中,定是還有其他緣由,但兒子不說,他也不問,涉及到官家,更應該小心翼翼。
屋內已經燃燭,張敬和張大梁父子悄悄說著話,張敬道:“大哥兒,你回來這麼長時間了,每天居無定處,也不回家,不知忙些什麼?現在外邊局勢混亂,你自己要小心一些才是。”
張大梁低聲道:“好叫爹爹得知,康王殿下叫我回來,也是擔著天大的干係,所以我不能常露面。金賊野心極大,怕是不好相與,官家已經和金賊議和,何去何從,爹爹要早做打算,這兩天,恐怕東京城要變天哩。”
張敬仔細琢磨琢磨這番話,心裡也是一驚,這兩天寒風裡一直帶著土腥味,這是變天的徵兆,這一個月來,天氣一直是陰天雪天多,晴天少,但張大梁不可能為這幾句天氣變化專門回來叮囑家裡吧,怕是有所指而不變言明。
果然,張大梁低聲說道:“爹爹,我想把柱子帶走,他留在府裡,怕是不安全。”
張敬心裡“咯噔”一下,臉色一緊說道:“你要帶二哥兒出去?”
張大梁點點頭,這幾天,他知道開封府為了抓緊催繳根括金銀,已經快被宗翰逼瘋了,又手握官家詔令,攪得東京城雞飛狗跳,連鄭太后家都不能倖免,何況底層小吏,現在還輪不到張敬這樣的級別官員,用不了多久,就該上門了,到時候,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前天,吏部侍郎家裡二管家,只因為多說了一句話,被開封府衙役夾在開封府門前示眾,活生生夾斷了脖子,慘死在府衙前,還被冠以“阻撓和議大局,私藏金銀不交”的罪名,最後,侍郎家湊了三百兩銀子,才把屍首領回去。
況且,趙構臨回來之前,還特意囑咐要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必要時,可以動用暗界的力量。趙構告訴張大梁,連自己的家人都保護不了,要你何用?
張大梁只能隱晦地告知父親,希望父親能夠聽懂自己所說的話的含義。但對於自己的親兄弟張立柱,卻是一定要保護好,現在這個局勢,自己的父親,保護這個家,還是力有不逮,立柱才十七歲,張家的血脈,自己作為長子,是時候要站出來了。
但張大梁卻又不能和父親說得太明白,只是再三叮囑,一定注意保護好自己,開封府再來催繳,不要硬抗,破財免災,金錢能擺平的事,就不叫事,一切以保全自己為第一要務,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