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謀劃大名府(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望王爺恩准。”說完揖禮而向趙構請戰。
趙構擺手道:“亨伯先生,你把我大軍的後勤保障做好,就是大功一件。我想聽聽廷俊先生的意見?”
汪伯彥一直不太愛說話,許多時候都是沉思冥想,忽聽趙構點名要他發言,略一思索,說道:“夫戰,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方可一戰。現在,我大帥府佔據大義,此為天時;上下軍民人等,大帥振臂一呼百應,守土抗戰,人人有責,此為人和,此二者皆是有利因素。汪某想談談地理,現在我大軍雲集相州,單憑一州之力,已是勉強供應,如果戰事一開,即使加上磁州,也力有不逮。倘若戰局出現變化,恐有變數。相州、磁州、滑州沿線,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幾十萬大軍廝殺起來,勝負難料,恐怕和大帥一直強調的‘儲存自己、消滅敵人’的宗旨不符,汪某認為還不到決戰之計,應該尋找一個更為有利的地方,練兵備戰,一但時機成熟,一鼓作氣,掃金賊在彈指之間,滅敵酋於雷霆之怒,方為上策。汪某一家之言,大帥可酌情定奪。”
趙構連連點頭,哈哈大笑道:“以後誰再說廷俊先生不懂軍事,小王定啐他放屁!”大家轟然大笑,倒是讓汪伯彥連連擺手,連稱不敢當,可心裡還是有點美滋滋的,當得王爺面誇,雖然一把年紀,也有點飄。
趙構站起身來,在屋內一邊踱步,一邊說道:“諸位所講,都是肺腑之言,小王欣慰,說明大家都上了小王這條‘賊船’,咱們是一榮俱榮,一恥俱恥,是拴在一條線上的螞蚱,誰也別想置身事外。”
宗澤等人是見怪不怪,倒是歐陽珣、汪伯彥、曹輔等人,還跟不上趙構說話的調調,互相看著,但沒有多說。
趙構來到木圖沙盤前,諸人四下圍了過來,趙構指著地圖道:“東京位於開封府,此處地勢平坦,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從軍事角度看,這裡作為京都,實在不是一個最好的選址。金兵二酋為什麼強烈要求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之地,就是因為這三鎮,是我大宋東京汴梁的門戶鎖鑰之地,是卡在金兵南侵路上的三座屏障;開封府唯一利好之處,無非是運河之便,漕運發達。本來如果三鎮在手,北倚黃河天險,西連陝西五路兵馬,東接京畿兩路,自西向東,連成一線,這就是一座攻不破的天然屏障。可是事實怎樣,大家心知肚明。再好的天險,還是靠人守,人,才是關鍵啊。”
他順手一指黃河沿線,繼續說道:“這次金兵十幾萬大軍南侵,無論從規模,還是佈局,都比第一次要大得多,其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要亡我大宋,滅我子民,掠奪財務;其次,就是攫取我大宋豐饒土地,擴大其版圖,延伸其生存空間。金兵此次南侵,企圖一戰終局,讓我大宋政權顛覆,國土淪喪,這才是金狗的真正目的,其心可誅!其計狠毒!”
順著木圖沙盤,趙構指著東西兩條線路繼續說道:“金兵兩路南下,目標直指我大宋都城東京汴梁。現在官家落在金兵手裡,讓我們的確有點投鼠忌器,尺度不好把握。明詔既然是個樣子、幌子,不加理會也就是了,官家哥哥想必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宗翰和宗望二酋也能想到,倒不至於因為這個為難官家。倒是這道密詔,讓小王有點為難。奉詔不動,難免會落人口實,說小王坐視國土淪喪、親人被抓而無動於衷;出兵勤王,大軍一到,金兵就會知曉,萬一官家有個閃失,小王萬死莫恕,還要遭人詬病,真個是進退兩難,難以決斷。不知諸位可有高見,說出來,咱們共同參詳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