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謙叔一何苦(第2/2頁)
章節報錯
範致虛突然覺得有點恍惚,戰事完了,可是,事兒完了嗎?想到這裡,他不由得渾身一激靈,回憶起整個西路戰端開啟,自己好像從來沒有和劉浩的軍團有過一點軍情通報,只是第一次象徵性地回覆了一下,這還是宗印和尚給出的主意,即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可仗打完了,你見不見西路軍前敵總指揮?
宗印說不見,沒法子見。一沒有斬獲,二沒有驚天奇功……等等,錢蓋前幾天不是來書,說救下了太子趙湛,呵呵,這不就是奇功一件嗎?
宗印悄悄拉過範致虛,可是說了一大陣子,好不容易看到範致虛點了頭,宗印轉身下去安排人手。這次,他必須要和張孝慶的承轉司合作了。
宗印的淨勝軍成員的組成,都是各個寺院打雜的小和尚,既所謂的行童。本來和尚不親帽帽親,宗印也是為各個寺院的小和尚能吃一份官糧而已,宋朝自徽宗崇拜三清以來,上行下效,道觀盛行,禪宗的日子就不太好過,除了大的寺院,小廟的比丘僧們,就比較清苦,有些禪寺,清規戒律就不那麼嚴格,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個時候,宗印振臂一呼,還是響應者眾。
這些底層的小和尚,別的本事沒有,和一幫子小皮混混經常玩耍在一起,出入茶肆行市,落一個嘴頭,還是可以的,順帶著,上到漕司家裡的大管家和漕司的第四房小妾春風暗度,兵馬都鈐轄半夜裡給上司送了一個俊朗的小廝,下到李柺子家裡又平添了一個三歲的女兒,魁樓的大廚經常往家裡偷羊頭,這些事,都能打聽得一清二楚。
宗印別的能力倒也平常,只是對訊息傳遞,有著天然的敏感和關注,要不,怎麼能經過安撫使席益之手,推薦給範致虛呢?世界上可沒有那麼多的巧合。
但,有的時候,就是一種巧合。梁景帶著豹衛,順利劫走太子之後,馬上換裝,一路南下,儘量選擇偏僻的寺院、道觀歇腳,從來不在官驛和客棧落腳,對外就說是護送小主人,替母還一個大願,香火油錢,從不吝嗇,出手甚是大方,也就是因為如此,在太原府歇腳晉祠的時候,讓長年在這裡打混雜耍的小和尚淨明盯上了。
太子趙湛化名趙鈺,乃東京開封人氏,這次是替母還願九十九座禪寺,順便遊歷一番,只是恰逢戰事爆發,無奈只好南返,一路上,都是這套說辭,倒也能說得過去。
梁景千防萬防,就是沒有想到小和尚身上。
太子在魚沼飛樑觀魚的時候,因為不能實行戒嚴,只是派了一組豹衛四下裡禁戒,淨明一個十幾歲的小和尚,誰會注意到。淨明打扮成淨掃小沙彌的樣子,不知不覺接近趙湛,單手合什道:“阿彌陀佛,施主能否施捨一個方便。”
人家把圍廊欄杆打掃得乾乾淨淨,討一份施捨,也在情理之中,趙湛一時有點手足無措,人家來討賞,自己很是尷尬,因為兜裡沒有一枚銅錢。
趙湛出身皇家,自然帶有貴胄之氣,順手拽下隨身攜帶的一枚玉珏,遞給淨明,笑呵呵說道:“小師父辛苦了,一個小玩意兒,收下吧。”淨明喜滋滋地雙手接過,合什還禮而去。
這個小插曲,四周的豹衛雖然看在眼裡,但兩人並沒有什麼更多的交談,就像一般的小和尚討賞一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也就沒有上去幹預,但豹衛嚴明的紀律,還是在晚上換班的時候,帶隊的豹頭向梁景做了彙報,包括太子看賞。
梁景馬上覺察出一絲不安,但又說不上什麼。他迅速梳理行動至此的前前後後,沒有發現明顯的漏洞。但梁景謹慎的性格,思忖再三後,馬上做出決定,連夜出發,不在這裡過夜,中間也不再打尖兒停留,人馬直奔隆德府伏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