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最。

和岳飛所部將領再次長談了一次,話裡話外,透露出對岳飛青龍軍團的一種器重和喜愛。岳飛治軍嚴厲,講究軍人軍紀,已經給青龍軍團打下了非常好的底子。趙構已經在磁州龍鳳山軍械所的規模基礎上,在大名府也建立了一個軍械所,抽調龍鳳山部分骨幹過來,在規模和機構、類別明細分工等方面,都要遠遠大於龍鳳山軍械所,如果說龍鳳山的叫一個所,大名府的,就是一個當下最大的軍工廠,隸屬後勤保障部,陳遘兼任廠長。

最先考慮量產的,一是馬車,輜重馬車,二是馬甲,全部是在趙構指導下,改進了冷鍛技術,實現流水線作業。趙構就是要打造大宋第一支重灌騎兵。這個試點,就放在岳飛的青龍軍團。

按照趙構的設想,岳飛的青龍軍團,三個軍,應該按照一個軍以重灌騎兵師為主,一個以輕裝師為主,一個以機械化步兵師為主,可以各自以不同特色的名字成軍,比如“青龍軍團破鋒軍”、“飛羽軍”等,突出本軍特色軍魂,增強軍中榮譽感。

等趙構詳細把青龍軍團未來的藍圖描繪給岳飛和王貴、徐慶、姚政等大小將領的時候,大家真是感到渾身的血都被點燃沸騰了,彷彿看到了“天下第一軍團”的戰旗已經飄揚在大營上空。

趙構臨走告訴岳飛,士兵的戰鬥力,最好的訓練場,就是戰場,要主動出擊,尋找戰機,在實戰中鍛鍊隊伍,不要怕傷亡,現在的傷亡,恰恰是為了以後不出現傷亡或最低程度出現傷亡。三個月後,希望青龍軍團能讓我看到好訊息。

趙構離開岳飛青龍軍團駐地,繼續南下,轉進向西,進入張俊所部駐守的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在朱雀軍團駐地宋城縣,趙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和張俊面對面交流。

張俊早年是种師中部下,种師中殉國殺熊嶺,張俊僅僅率百人突圍,可見也是一員驍勇之將,後隨梁揚祖勤王,被梁揚祖推薦給趙構。豈不知趙構深知此人,乃中興四將之一,能和岳飛、韓世忠並舉提名,不會是庸碌之輩。

張俊治軍,以穩妥見長,看他的訓練就能看出,基本功很紮實,特別注重士兵的體力,他久在西軍,大宋缺馬,步卒一但和西夏或金國對抗,很是吃虧,要是步卒不善於長距離奔跑,更是吃虧,張俊在這方面,頗有心得,所以,他的朱雀軍團,士卒的耐力、體力,應該是最好的。

趙構考校了一個後世的十公里武裝越野,給出的成績是優秀。這是披甲而奔,能做到披甲不松,佇列嚴整,的確是下了功夫的。

趙構很壞的,抽調的是張俊的火頭軍兩個班,中軍參議兩個班,根本就沒有從作戰部隊直接抽調,用趙構的話講,披上鎧甲就是士兵,不管你是幹什麼的,首先是朱雀軍團的一名士兵。

但就是這些人,趙構給出了優秀,可見,張俊的練兵,不玩花架子。這也是趙構非常讚賞的一個方面。

趙構重點督查了張俊的後勤保障部分,從士兵軍餉、物品的發放、伙食採買、出入庫登記交接,直接到士兵的餐廳吃了一頓士兵餐,看到碗裡有肉,大餅管夠,趙構點點頭。又到士兵宿舍看了一圈兒,摸摸被褥,看看換洗衣衫,問問士兵的一日三餐、訓練感受,還和個別士兵、基層的班排長單獨座談,就訓練、待遇、將兵關係等基層問題,廣泛聽取了意見和建議,就這一手,讓張俊大開眼界,深受觸動,心裡暗想:多虧聽了教導隊的話,要不,王爺這做派,按照以前的樣子,根本就瞞哄不過去。

但實打實講,張俊在歷史上,極度貪財腐敗,趙構就是怕這個,能打仗不假,能貪腐也是事實,這要抓住了把柄,自己臉上也不光彩,不知人善任,肯定是跑不了的。看來,下放教導隊,還是一個好法子。

但檢查到最後,還是出現了問題,張俊的中軍特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