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十年十月,大宋帝國中興黨第三次全國參議員代表大會在東京召開。

這次大會,是趙構要完成自己的思想統一的大會。他要確保大宋帝國的這艘巨輪沿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和航向前行,不能有絲毫偏離。

對於政務院這個最關鍵的政策執行部門,他們的思想意識必須和自己完全一致,特別是李綱的思想,不能受他固執性格的影響。不過,這個時候計程車大夫還有一個比較好的特質,就是對皇權的敬畏,對於皇帝的話,還不敢反駁,忠君思想大於忠於國家。

但這個思想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這個皇帝制定的政策必須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好在趙構的思想起碼不會出現歷史性的倒退。

趙構要求各大軍區提前十天趕到東京,他要就裁軍問題提前和下面的司令打招呼,提前開一個預備會。

大宋帝國人民國防軍副帥宗澤應邀參加。

樞密院樞密使岳飛、副樞密使韓世忠、趙子明(陸軍司令)、完顏婁室、國防部長陳堅參議總長劉浩。

中道戰區司令趙俊、北道戰區司令趙子亮、西道戰區司令成閔、南道戰區司令宋琦、東道戰區司令席貢、大西南戰區司令劉勇、塞北戰區司令張俊、大西域戰區司令完顏婁室(兼)、天竺半島戰區司令武成、日本島戰區司令徐慶。

四大直屬部隊內衛部隊司令于成龍(兼任東京衛戍區司令)、應龍軍團司令賀虎、飛龍軍團司令李璞、皇家禁衛軍司令沈重。

四大軍種司令:水軍司令韓彥直(韓世忠已經卸任)、空天軍司令蔣宣、炮兵司令蘇定方、聯勤保障司令吳喜。

安情總局局長梁景、大帥府直屬警衛總局局長高進、大帥府警衛部隊司令龍一列席。

皇議殿大廳濟濟一堂,所有司令的肩吞上一片將星閃耀,這裡面,最低軍銜都是中將。

但趙構身著大元帥禮甲出現在皇議殿大廳的時候,全體人員齊刷刷向自己的大宋獻上一個莊重的軍禮,一聲“大帥好!”表達了眾多將士對自己大帥的無限尊敬。

趙構也是無限感慨,這還是第一次全部高階將領濟濟一堂,很多人都是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還真是有些想念。

趙構一個個見面,開著玩笑,不管是戰區司令,還是軍種司令、亦或是軍團司令,無一例外地捶一下自己的胸膛,再捶一下他們的胸膛,這是趙構每次大戰前鼓勵將士的一個動作,表示大帥永遠和你們在一起。

在場的每一個將領,幾乎都和趙構並肩戰鬥過,這個熟悉的動作,讓大家不由得回想起和大帥在一起的烽火歲月,都是滿含熱淚,深情地望著自己的大帥,箇中感情,盡在不言中。

趙構也是眼窩子發熱,但早已不是一激動就紅眼圈的年齡,但正是這種發自內心有難以抑制的情感,讓所有人感覺到大帥那份最樸實的關愛。

為國戰,為君死,唯有一腔熱血!

這次其實就是一個預備會,也是一個座談會,趙構給定了調子,在這個會上,有什麼說什麼,說什麼也無罪,但一定要聽到真心話。

其實,趙構會前,已經和主要的幾位司令員交換了意見,各大軍區司令員基本上都支援趙構的裁軍精兵政策,只有張俊和成閔,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見。

張俊現在是塞北戰區司令,整個塞北戰區涵蓋了前金國大定路(原北京路)以北地區,宣大路、中都府路劃歸了北道戰區,麾下有黑虎集團軍十萬人、窮奇集團軍十萬人、金鵬集團軍一萬人。原宋琦的狼軍已經歸建中道戰區,依舊在雁門關駐守。

整個塞北戰區正軍主力二十一萬人,加上一萬人左右的內衛部隊,一個塞北戰區就佔了幾乎六分之一的編制。

趙構給出的塞北戰區,編制依舊是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