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是源清一手下第一將領源田正,是源田盛的親弟弟,雖然才十八歲,但卻是源田家族第一勇士。

這次戰鬥結束,源田正很有希望成為三大家老之一。

源田正派出了手下兩名親信侍大將,帶領這個箭頭精銳,只要撕開宋軍的防線,他將親率三千人的中軍一路直插進宋軍的中軍,擒賊先擒王,源田正的目標早已盯上了徐慶的中軍大纛。

源田家族的武士集團的確比平氏家族更具戰鬥力,從射出的弓箭就能感受到那種濃濃的殺意。

鐵製的箭頭要比其他軍隊重了一些,箭支也長了兩寸,幾乎和宋軍的鋼臂弓制式弓箭可以一比,但要說破甲能力和製作工藝,大宋的弓箭水平甩出他們幾條街去。

但是,宋軍的大殺器卻是後面的18磅重炮陣地。

宋軍的炮兵部隊有專門的炮偵特戰隊,早就連夜將戰場地形標繪在地圖上,炮擊區域的射擊諸元也已標註好,就等著日本騎兵往上衝。

從空中俯瞰,會發現宋軍的炮兵陣地並不是在宋軍軍陣的正後方,而是在左右兩側,龐化將三個師的主力縮成一個龐大的刺蝟陣,三個師的陣型全都一樣,第一道防線是步卒,第二道防線是弓箭手,後面兩翼是騎兵,而折知綱的炮三師,一團和三團分據兩翼,二團居中,但只有一個營的12磅野炮,其餘重炮全部加強給左右兩翼形成交叉火力,一個側面扇形的火力部署,可以形成最大的打擊角度,交叉射擊,戰場上幾乎沒有死角。

折知綱手有點哆嗦,他孃的,日本人一上來就是四五萬騎兵的衝鋒,看樣子,他們還是沒有將宋軍放在眼裡。

徐慶臨走時告訴他,這次殲滅戰,他的重炮師是主力,還笑著略帶“羨慕嫉妒恨”的語氣說道:“老折,這可是幾萬人的肥肉,你可別把肚子撐壞了,多少給下面的弟兄們留一些湯湯水水的就行。”

開始還以為徐總指揮是說笑,但徐慶卻逼著他務必在天亮前將炮兵陣地構築完成,至於日本兵殺不殺過來,不用他考慮。他只要把炮兵陣地構築好,打出炮兵的威風來,哪怕是把重炮炸膛了,回去自有他和大帥交代。

現在,他知道為什麼徐總指揮不會留在這裡,這裡,就應該是他炮三師的主場。

距離夠遠,根本不用擔心日軍的弓箭手會注意到這裡,即使注意到,也射不到,折知綱索性在制高點讓手下構築了一個露天指揮所,手中的望山一直盯著日本騎兵的衝擊速度,和一號區域的標註點。

右手狠狠劈落的同時,觀察員手中的紅色旗幟幾乎同時落下,各炮兵陣地的指揮員手中的旗幟就像是一隻手在遠遠遙控著,落下的動作是如此整齊劃一。

“咚咚咚咚……”幾乎是同時,兩翼的炮兵打出了第一輪炮擊,六十門大炮分成了三組,每組二十門大炮左右各十門,三組炮群正好完成一輪,中間不會出現火力空檔。

於是,第一輪炮擊的18磅霹靂重炮交叉拉出來的炮彈軌跡幾乎將整個戰場封鎖得沒有任何死角。

這可是18磅重炮,是用來攻城拔寨的,僅次於水師的20磅艦炮。小西瓜大小的實心彈拉出一道道硝煙,狠狠砸向密集的騎兵隊伍裡,拉出來的就是一道道鮮血迸裂的地獄。

第三代顆粒狀黑火藥賦予了炮彈充足的動能,沒有什麼能阻擋“二愣子”前進的腳步。

不錯,炮兵親切地稱呼這行實心鐵蛋為“二愣子”,因為只有把它們打出去,這些愣頭愣腦的傢伙就會義無反顧地一直向前扎著頭猛衝猛打,所有擋在前面的東西,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沒有生命的,都會在二愣子的轟擊下灰飛煙滅。

僥倖仗著馬快突圍出來,也就是幾十名騎兵,還沒有從驚恐中緩過來,半天空黑壓壓的箭雨已經再次覆蓋了戰場二號區域,他們很榮幸地成為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