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九年五月初三,宜出行。

凌晨寅時,趙構下令,“小河溝計劃”開始。

“小河溝計劃”是“血色櫻花計劃”的第一部分,實施的是跨海登陸作戰。

大宋帝國兵分東西兩路,東路總指揮是徐慶,率領第四艦隊巡洋艦“塞北號”、驅逐艦“石罕城號”和“恤品路號”、兩艘護衛艦“屯河號”和“胡裡改號”以及大型運輸艦“霍特山號”“長白山號”、“興安嶺號”“黑山”若干巡偵船、搜救船、補給船、救護船等,一共二十五艘艦船組成的特混艦隊,從石罕城出發,搭載第一攻擊波饕餮軍團第一軍一萬先鋒軍,直撲東京灣。

根據多聞天王的情報,藤原忠通召集了六十萬軍隊,同樣分為前後左右四軍,其中前軍十五萬人,由右近衛大將平逆大將軍平谷川擔任前衛將,在東京灣列陣;後軍十五萬人,由左近衛大將討逆大將軍源田盛擔任後衛將,是為第二道防線。

因為大宋帝國的軍事集結,原定組建的治安緝捕司在成立一個月後宣佈解散,由左大臣藤原弘毅擔任左衛軍將,統帥二十萬人護衛京都府。

右大臣源兆興擔任右衛將,統帥十萬人,衛護京都關西地區。

藤原忠通的排兵佈陣是前重後輕,東重西輕,防禦的重點是關中平原,這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藤原忠通將幾乎一半的兵力集中在這裡,就是想和大宋帝國的軍隊在這裡決一死戰。

藤原忠通這樣佈置,按照歷代日本軍界大佬的眼光來看,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佈局,關西多山,關中平原一馬平川,本州島是最大的島嶼,也是日本的政治、經濟、在、文化、軍事中心,是日本的象徵。全力防守本州島,禦敵於京都府之外,是為上上之策。

至於九州和四國,則隔著海峽,北部的北海道就連日本人都不願意去,歷來是流放之地,除了森林就是大河,大宋人去哪裡做什麼?這個時候,北海道可沒有什麼日本的北大門之說。

趙構親率西路大軍,穿過高麗海峽,直撲松江。不過,趙構再次兵分兩路,讓韓彥樸帶領陸戰一軍,在第一艦隊“登州號”巡洋艦、“歷城號”“益都”驅逐艦、“岱山”“嶗山”號運輸艦,部分巡偵船、補給船、救援船等共十五艘艦船組成的特混艦隊,從釜山軍港出發,卻是撲向九州島的佐世保,韓彥樸的任務就是掃平九州、四國兩島,並在佐世保建立前進軍港基地,建立釜山至佐世保的海上運輸線。

而趙構自率“萊州號”巡洋艦、“文登號”“萊陽號”驅逐艦、“沂山”“蒙山”“微山”運輸艦巡偵船、搜救船、補給船、救護船等,玄鳥軍團、兩營一衛、岳雲的前衛團,殺向松江,抄藤原忠通的後路。

其實,水軍的軍艦,更多的是擔任運輸的任務,無論是東京灣還是松江海灘,不要說巡洋艦上的20磅新型的海炮,就是驅逐艦上的18磅海炮的集火轟擊,所到之處,便是一片廢墟,哪裡會有一絲反抗?

岳雲的前衛團是特意調來的朵力團,這是岳雲的老部隊,原團長術赫已經升任師長,現在的代團長是畢奇,曾經的一營長。

岳雲請調朵力團助戰,是經趙構特批的。朵力團與其說是黑水軍團的象徵,不如說是女真族的另外一面旗幟。當然最鮮豔的,還是烈火營和暴風營。

趙構將朵力團調動,也是考慮到西線作戰要兵分兩路的需要,況且,岳雲是朵力團出身,雖然這一年多在大帥手下,但軍籍關係依然在朵力團,而且術赫調任師長後,岳雲被任命為團長,畢奇是副團長兼一營長,主持朵力團日常工作。

這次,岳雲攜憨態四寶算是重歸朵力團,戰場立功正當時。

在釜山軍港,岳雲將四寶全部下放各營,依舊是賽魯擔任二營長、赤火算是三營長、寶恆是警衛連連長、楊再興擔任偵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