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艦隊精銳盡出,三路大軍直撲預定戰鬥區域。

趙構隨武成的第二路特混艦隊行動。這路大軍主要作戰任務是殲滅賈夫納群島的海盜,並且佔據賈夫納群島,實現完全佔領,然後駐紮在這裡。賈夫納群島將成為大宋帝國第三艦隊的一處優良軍港。

因為賈夫納群島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它隔著博克海峽與遮羅王朝的達羅邦隔海相望,是連線兩地的重要海域,這裡也是一處優良的避風港。

盤踞在這裡的海盜頭目叫博比,原名叫穆爾圖拉,過去曾是僧伽羅國水師的一名統帶,對周邊海域包括整個博克灣瞭如指掌。

博比曾經作為僧伽羅國的水師統帶,帶領十來艘戰船打擊海盜,但打著打著,居然把自己打成了海盜。

一處“海難”事故,讓穆爾圖拉和他的幾十名手下“喪命”。但沒過多久,博比的“海鯊幫”便憑空出世,憑藉手中十幾條大大小小的海盜船,牢牢控制者博克海峽和海峽以東廣袤的海域,這片海域,恰恰是大宋帝國開闢的海上貿易重要的通道之一。

博比手下有十幾艘訊息快船,專門在外海遊弋,只要看到有大宋的海船,如果沒有水師護航,或者說只有三兩艘商船,就會飛快回去報信,採用沿途快遞的方式,時間不長,在博克灣等候的海盜主力就會在航線上嚴陣以待,靜等商船落網。

等商船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已經晚了。四下裡海盜船圍上來,會有一艘裝著尖銳鐵角的海盜船同歸於盡地撞上來,鋒利的船頭會牢牢卡在商船船幫或船頭,然後組織一批專門的跳板死士,口銜利刃進行跳幫作戰,控制商船。

別的海盜還講究“劫財不害命”,博比的手下既要財,也要命,屍首往大海里一拋,毀屍滅跡,將這些海船拖回去,修補一下,就成了海盜的船隻了。

這些年大宋帝國的造船業發達,幾百料的海船早就被上千料的海船替代。博比俘獲了幾艘大海船後,花大價錢進行改裝,把其中一艘最大的一千五百料的商船變成了自己的旗艦“博比號”,勢力急劇膨脹,吞併了大大小小几十號海盜,“鯊魚幫”儼然有海上第一大幫會的趨勢。

這次天和號事件,雖然說有些湊巧,但“鯊魚幫”的實力,打劫這麼一艘一千料的商船還是可以的。另外,像這樣的一千料的大船,船本是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博比到嘴裡的肥肉,豈有吐出來的道理。

博比嗜殺,但唯獨對水手寬容,待遇薪水也是最高。作為海上霸主,他知道什麼是最關鍵的。海盜,敢玩命就行,可熟練的水手,可是千載難逢,所以,他從來不對水手下手,反倒是禮遇有加。

大宋“天和號”一共三十名水手,由一名綱首和兩名副綱首以及事頭、火首、部領、直庫等大小統領和若干水手組成,這對於一艘商船來說勉強夠用,但要作為戰鬥船隻,人員還不夠。

博比將自己手下又挑選出三十人,任命一位船長,將天和號改為“博克號”,作為二號艦使用。

背靠天然良港,坐擁十幾艘海船,手下三千多人的死士。博比的野心隨著博克海灣的潮水越漲越高,已經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包括僧伽羅國的任何軍事力量。

照例是有三到四艘快船是要在一大早出去的,這是他的副手綽號“公爵”的西特科安排的。

西特科家族是僧伽羅國沒落的一支,但西特科從小就渴望刺激的生活,放著現成的爵位不當,打聽到博比這裡缺人,毛遂自薦來到賈夫納島,投靠博比當了一名海盜。

還別說,西特科人長得陰騭了一些,但畢竟出身望族,眼光和頭腦還是有的,學識也在哪裡,很快成了這裡的二當家的兼狗頭軍師。

“咚咚咚”的敲門聲驚醒了博比的早覺,他很惱火。但能在這個時候敲響他的房門的,只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