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於復興九年正月初六,破五之後,攜兩營一衛全軍五千人,在鄆王趙楷陪同下,北上塞北特管區。

東京汴梁城到燕京府的一級官道,早在宋金之戰開戰之前就已經開始修建,這兩年的擴建和修繕,這條一級官道已經成為大宋帝國溝通南北的一條重要的交通大動脈。

河東路總督卞和在河間府恭候趙構,在河間府小住一日,趙構的大軍繼續北上,出霸州,進入燕京路。

燕京路總督雷遠和北道戰區司令趙子亮,已經在宛平城外迎接,趙構將在宛平大營休息兩日,順便接見燕京路軍政大員。

雷遠根本就沒有想到燕京路總督會落在他的頭上,還是官家提議特批的。不過,雷遠上任伊始,卻接到了趙構的一紙密令,要他五年之內,擴建燕京府,要比東京汴梁城還要宏偉。

對外的名義,就是陪都的建設,大名府的陪都已經被燕京所替代。據說,東京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首屆畢業生,都讓雷遠搶走了。

所以朝堂上上下下,民間裡裡外外,都在盛傳官家要遷都,但並沒有官方的任何訊息釋出。

可是,燕京府到處都是轟轟烈烈的工地,大定路、臨潢路、遼陽路,甚至胡速特管區,都有大量的施工大軍投身到燕京府的建設之中。至於兩河路、乃至西至秦風路、南至兩浙路,都有建設大軍遠赴燕京,都想要在這場偉大的建設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這件事情,只有李綱和宗澤知道,還是趙構花了很大力氣說服這大宋帝國的一文一武的領頭雁。至於後世為何選擇在燕京立都,已經有好幾個版本,趙構少不得將這些版本里最精闢的論斷一一講給拗相公和老宗頭,倆人這才勉強同意。要不然,所有的錢糧物資都需要政務院下撥,光靠燕京府,是無力承擔這麼大的工程的,需要財政部下撥專項資金才行。

事後,李綱和宗澤二人提起此事,皆多感慨。趙構是大宋帝國的一國之君,現在大宋帝國雖然各地都處於井噴式發展,但經濟總量還是讓李綱感到底氣十足。如果趙構下旨遷都,也不是不可以,雖然李綱是出了名的拗相公,但不等於他不識抬舉,反倒是李綱經過這些年的歷練,甚至自己坐到這個位子上這麼多年紋絲不動,始終得到趙構的信任,他還是知道感恩的。就衝這份知遇之恩,李綱也不會反對。至於宗澤,那更是趙構最忠實最堅定的支持者,自然不會反對。

即便如此,趙構還是召集兩人,來到皇議殿商議,中午還賜宴款待,這份厚愛和信任,以及充分照顧兩人身份地位的做法,已經深深折服了二人。所以,李綱專門讓主管經濟的副丞陳遘設立了“燕京府新區”專項建設基金,每年撥付一定的資金用於新區建設,一切也都順理成章。

但這只是解決了部分資金,還有一部分資金需要燕京府自己支付。雷遠在這個方面,表現出了極高的管理能力的天賦。

燕京府的建設分為皇城、內城、外城,大體格局和東京相仿,但面積幾乎比東京大了一倍,兩道護城河分別環繞皇城和外城,皇城河寬六十六米,外城河寬七十二米,深度五米二,既考慮到防護的作用,也考慮到運輸的功能。

雷遠成立了“燕京府新區建設基金”,所有大宋帝國的官員人等,都可以在這個建設基金裡面持有紅利份額,比如你投資的是住宅建設,那麼將來在購置住宅的時候,就可以享受到打折、挑選坊區等福利,先期投入的越多,將來的紅利越大。

通達商行是第一個投資這個建設基金的,首批款項就是五千萬,用於通達商行在燕京新區的佈局。

緊接著,大宋帝國第一樓鳳樓,也投資五千萬,將建成最為豪華的鳳樓燕京總店以及九處分店和下面的小店,要在燕京內外兩城全面入住。

有了這兩家帶頭,這個基金越滾越大,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