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的信任。

外傳大宋明有平北侯,暗有定海侯,是大宋皇帝最依仗的兩大勢力的代表人物。

作為樞機主教軍團最精銳的警備軍團,波桑尼維是格雷唯一的希望,他知道,自己兒子的未來,就在這一戰。

不過,他的苦心倒是沒有白費,紐倫堡軍團的裝備和訓練,一直是岳飛親自在監督和過問,而擔任教導大隊教官的,則是岳飛司令員的親軍背巍軍。

雖然時間短,但是紐倫堡軍團的戰鬥力卻是一路飆升,已經穩坐樞機主教軍團第一軍的地位。

格雷還知道一個道理,軍功,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安身立命的最大本錢。

岳飛在佈局,在按照趙構的總體戰略思想在佈局,穩打穩紮,反其道而行。教皇認為宋軍的軍事行動不會持久,客軍在異地,補給線又長又散,維持十幾萬大軍的補給,可不是一項小工程。

教皇的策略一是拖,二是等。他還是對英吉利公國和法蘭西公國抱有幻想,妄想來一個南北夾攻,徹底消滅宋軍。

只能說,教皇的想法還真的就是一廂情願。

趙構的胃口,遠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整個歐洲半島,都將是大宋帝國的新版圖。

武成的聯合艦隊堵在英吉利海峽,就是為了切斷英吉利王國最後的念想。

18磅、20磅的艦炮,可不是來海上放煙花的。

英吉利國王諾爾曼威廉為什麼現在態度急轉而下,還不就是因為武成的艦隊堵在他的家門口,接連消滅了他的兩支支援艦隊,把英吉利的家底差點打光,還是議會緊急停止了軍事行為,這才勉強保住了最後的遮羞布,不過,在和大宋帝國談判的時候,死活指定要和武成之外的任何一個使臣談判,就是不和武成談,沒辦法,被打怕了。

趙構接到武成的戰報,放聲大笑,直接感染了整個大帥府的人,大家笑著笑著就流下眼淚,官家已經很久沒有這麼開懷大笑了,說明他們的官家已經從失去鄆王的悲傷和痛苦中走了出來。

趙構直接派德王前去談判,談判副使是定海侯梁景,另外一個副使,趙構將汪伯彥調了回來,參加這次和談。

當德王在梁景的護衛下到達倫敦的時候,英吉利王國的國王諾爾曼威廉派元老院第三議長率領一眾議員出迎大宋使臣的到來。

諾爾曼威廉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並沒有親自出城迎接,也沒有派出第一議長和第二議長出迎,對宋使只是說身體不適。

德王倒是很大度得和第三議長愛德華沃茲談笑風生,顯得很是親熱,可是一旁的副使梁景卻臉色有些陰沉,大宋帝國堂堂的德王千歲、未來的王儲,居然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梁景很惱火。

“諾爾曼……威廉,哼,你讓老子很不爽!”大宋的定海侯已經將這個英吉利的國王列入了自己的黑名單。

愛德華沃茲倒是對德王非常敬重,在元老院的貴賓院安排好德王趙堅一行人的住宿後,善意地邀請趙堅晚上到自己的莊園做客。

德王痛快地答應了第三議長的邀請,並表示了感謝。

等安頓下來,趙堅召集汪伯彥和梁景,商議給官家回覆的事宜。

汪伯彥政治上老辣,梁景軍事上穩重,趙構為自己的嫡長子選擇這倆幫手,寓意不言而喻。

“官家的意思,是要徹底消除羅馬帝國教皇心中的那份僥倖,到現在,他還指望著英吉利王國發兵支援,現在法蘭西國已經表示了臣服,但是教皇並沒有得到最詳實的情報。但是畢竟和羅馬帝國有地域上的接觸,這個訊息他還是多多少少有一些瞭解。所以教皇的最後如意算盤還是打在了英吉利的身上。官家給我們的任務,就是讓英吉利徹底認清楚自己的前途和地位,他們的未來,只有我們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