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葉密立之訪(第1/3頁)
章節報錯
葉密立城(今天的新疆額敏縣),建立在葉密立河西岸,水草豐茂的一片綠洲,薩爾也木勒、喀拉也木勒、瑪熱勒蘇、阿克蘇、烏雪特等五條支流匯入葉密立河,迤邐流向西南,匯入阿拉湖。
耶律大石尋找的這個地方,在天山以北,能在茫茫戈壁中留下這樣一塊綠洲,可以說是天賜寶地。說到底,西遼也好、大遼也好,金國也好,包括後來崛起的蒙古部落,最終都是為生存之地而戰。
葉密立城的王宮,頗有一些伊斯蘭教的建築特點,只是葉密立城雖然水草豐茂,但這個地方處於山地和大漠的包圍之中,作為一個暫時棲息之地還可以,但如果要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還是顯得太小了。
不說別的,只為了安置這次趙構的出訪大軍,耶律大石就傷透了腦筋,但趙構命令大軍全部駐紮城外,依河而建軍帳。據耶律大石派出的慰問使者回來稟報,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軍紀森嚴、軍容嚴整、高效規範的行軍大營,送過去的慰問品和物資,也就在特使和交接的上校軍官大約寒暄了約有一炷香的時間,手下就回來報告就交接完畢,而且,駐軍于成龍軍長還給慰問使團每一位成員準備了一份精美的禮物。
次日,耶律大石在自己的王庭以最高規格禮儀,迎接趙構和皇后邢秉懿一行,偌大的王庭後花園,潔白色的長方形餐桌上,鋪就的都是來自波斯的名毯,各色美食堆滿了一張張桌子,很像是後世的自助餐,其實,這恰恰是遊牧民族特有的幕天席地的特點。
耶律大石攜皇后蕭塔不煙陪同趙構和皇后邢秉懿,在主位上的一張長桌上就座,邢秉懿由蕭塔不煙陪伴,耶律大石則作陪趙構。
西域風情的舞蹈盡顯西遼多民族融合的特點,耶律大石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君主,自己的西遼雖然兵甲犀利,但要想在異國他鄉立足站穩,光靠武力征服是不行的,他極為聰明的採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分封各部首領、族長,頒發銀色腰牌,算是替自己管理各自部落。雙方各取所需,耶律大石採用柔和之策,各部首領則在名義上服從耶律大石的西遼政權,庇護在耶律大石的政權之下。
趙構對此也是非常欣賞,這不就是後世的民族自治政策嗎?但在幾百年前的今天趙構居然看到了這個成熟政策的影子,誰敢說後世的民族政策沒有汲取前人的經驗呢?
接風宴的氣氛甚是歡快熱烈,耶律大石為了迎接趙構,可以說用盡了心思,包括趙構帶來的近衛親軍,接待工作非常到位,甚至專門為趙構和皇后,聘請了一位漢族廚師,為趙構和皇后提供精心的服務。
儘管趙構自己帶著御廚,都是巧姑一手調教出來的,但趙構還是留下了,這不僅僅是禮節,也是對耶律大石的西遼政權的一種認可和信任,這種散發出來的訊號,往往最能打動彼此。
歡迎儀式結束,趙構和耶律大石單獨進入耶律大石的王帳,倆人開始私下秘密會談,趙構只帶了趙楷和梁景,耶律大石的陪同人員,也只有宰相、六院大王蕭寒裡刺、樞密院使蕭察刺阿倆人。
剛開始,耶律大石還很客氣,趙構雖然是宋國皇帝,但畢竟比自己小近二十歲,雖有聽聞趙構的豐功偉績,但對於漢人的文化,耶律大石素來認為不實之詞較多,特別是對君王的稱讚。
但隨著趙構對天下大事精準的分析、縝密的推理、準確的研判以及自己獨特的論斷,都讓耶律大石等人內心無比震驚,趙楷在旁邊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梁景則始終站在趙構身後心裡在偷笑。
只要趙構在,梁景永遠站著。趙構說了多少次,梁景不為所動,用梁景的話,站著,才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趙構瞪著眼睛訓他:“你堂堂一個宋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長、安情總局局長,弄得像個保鏢一樣,傳出去,讓人笑話不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