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圍殲撻攋軍(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構完全門清,這就叫做不對稱戰爭。
騎兵迎面碰上的,是如飛的箭雨,夾雜著“嘭嘭嘭”低沉有力的床弩發射的特有的聲響,一支弩箭鑿過去,就能生生在騎兵隊伍裡劈開一條血路,金兵完全沒想到兩翼埋伏著大量的弓箭手和重型床弩,人仰馬翻之際,早已嚴陣以待的麻扎刀手和大斧軍,呼啦一聲吶喊撲了上去,減了速度的騎兵又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麻扎刀和大斧,這是對付金兵騎兵的不二利器,趙構在訓練新軍的時候,那是花了大力氣去打造的“破鋒軍”,所選之人,都是一個個小山一般的魁梧身材,這可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隊,這樣的隊伍,趙構要求每個軍,至少配足三千人。
撻攋還真是一員大金猛將,既然兩翼衝擊無果,馬上改變策略,集中他的中軍精銳騎兵衝擊中路,他判斷,宋軍既然在兩翼佈置了弓弩手,那麼中路必然空虛,拼死一衝,或許能夠殺出一條血路。
撻攋的判斷是正確的,姚政畢竟不是趙構,守有餘而變不足,撻攋的變化很快,金兵特有的號角嘟嘟嘟吹起,中路騎兵已經變陣完畢,這次帶領中路騎兵衝擊的,是撻攋的副將哲也不花,撻攋的大將折損嚴重,穆託等將領陣亡後,只剩下一個副將哲也不花,其餘猛安謀克都是剛剛提拔起來的,使用起來還是不很順手,好在金兵的軍事素質還是蠻高的,畢竟在滅遼一戰中,成長起來不少中層將領,成為金兵的統兵骨幹,饒是如此,撻攋也是心頭滴血,從來沒有如此折損過人馬,堪稱傷筋動骨。
哲也不花能當上撻攋的副將,可不是裙帶關係,那是一刀一槍掙來的,手中一柄狼牙棒,也比一般的金兵將領重十來斤,兩膀神力,在金軍裡也是一員驍勇之將。他大棒一舉,胯下一匹紅鬃馬猛地一躥,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衝了出去,身後旗手緊緊跟隨,緊接著,三千精銳騎兵如同平地捲起一股黑色旋風,風馳電掣般衝向宋軍。
黑色巨浪撲向礁石,雖然被擊得粉碎,但勢不可擋,金兵的精銳騎兵一但衝起來,宋軍單單靠步卒列陣相抗,還是顯得陣型單薄,說到底,訓練不足。雖然趙構一再強化訓練,但隨著軍隊的擴編,訓練不足的通病還是在戰場上體現出來,最明顯的現象就是頂在第一層計程車卒陣腳亂了,出現了後退,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有了第一個,就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
就像大堤潰壩,一但口子被衝開,就會迅速向兩邊撕開,越撕越大,一發不可收拾,撻攋審時度勢,急發命令,號角再次嘟嘟嘟吹響,頂在後面正在和徐慶的第一軍死戰的韶合大軍,急速斷腕分兵,留下三千人拼死掩護,剩下的大部,順著撻攋開啟的缺口,一窩蜂地衝了出去。仗,打到這個份上,都知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雖然金兵四面楚歌,但是也激起了強烈的求生慾望,不惜死戰,單是從軍事素養上來講,宋軍和金兵還是有不少差距,金兵即使如此危機時刻,縱使是突圍戰,也是頗有章法,毫不凌亂,攻守既有力度,也有層次,掩護的部隊明知是死,也是死戰不退,為其他金兵爭取突圍時機,姚政的包圍圈,沒有徹底封死,被撻攋強行開啟了一道缺口,順著這個缺口,一大股金兵潮水一般衝了出去。
姚政情急之下,親自率領自己的親衛堵住了口子,兜住了金兵一部分,不能全殲撻攋全部,那就是沒有完成既定任務,姚政急眼了,趙構一再強調此戰的重要性,可偏偏自己這裡出了錯,雖然包圍圈裡聚殲了金兵足有一萬多人,也算是大勝。
但不可饒恕的是,罪魁禍首撻攋和韶合,給逃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