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吉、馬擴是來者不拒,伏牛山這麼大,來多少人都裝得下。

趙構命令磁州軍械所,提供了一批連弩,和陶瓷胸甲,在這個基礎上,左吉裝備了一支三百人左右的精幹隊伍,自己命名為“花豹特戰大隊”,這是秦嶺大山中的一種兇猛動物,以猛獸來命名部隊番號,都是受趙構的影響。

劉浩曾組織過一次大規模的援助行動,送來大批糧食、物品、武器裝備等,特意留下了五百匹戰馬,這還是考慮到伏牛山的特點,是以山地作戰為主,沒有多留;順便留下了一支百人的教導隊,負責訓練隊伍。不得不說,趙構前瞻性的部署,已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現在,伏牛山正軍建制,包括一個輕裝山地師,統一配置斬馬刀,錐槍不適合山地戰,反倒是不長不短的斬馬刀,很是適合,當然,手刀是標配護身兵刃;一個遠火支援團(以弩炮、弓箭、神臂弓為主)、一個工兵輜重團,一個警衛團、一個特戰大隊(騎兵),一個後勤保障團,還有一個編外的兒童團,共計五千多人,另外,還有一支接近兩千人的民兵隊伍,平時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戰事負責支援前線。

趙構對左吉的工作非常滿意,梁景這邊的戰事一結束,馬上讓龍一率領的龍衛和豹衛,趕到伏牛山,參與山大王計劃第二階段,讓劉浩和左吉一起,組建西路軍指揮部,劉浩為總指揮,左吉、馬擴為副總指揮,根據“山大王”計劃宗旨,具體軍事行動,可便宜行事。

馬擴本是西軍統制,精通軍務,但看到趙構的練兵之法,也是愕然。左吉只是告訴馬擴,王爺可不是一般人,你們西軍精銳,有過這樣的裝備和訓練嗎?

趙構在命令中,已經給了伏牛山軍隊番號,一個響亮的名字—“飛豹軍團”,軍團長馬擴。只是目前只有一個軍的編制,馬擴就兼著軍長一職,但既然是軍團番號,一般來講,至少是三軍編制,這讓馬擴頓生知遇之情,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讓“飛豹軍團”,殺出威風和名氣來,才不辱飛豹之名。

完顏宗翰的大軍,分成三部,前軍由都監耶律餘睹率領一個萬人隊,全力清掃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完顏宗翰、完顏希尹率領二萬金兵為中軍,押運人質,後面是多鐸木和蕭慶,率一萬人殿後。

以完顏宗翰的的手段,他覺得前後各一個萬人隊,已經綽綽有餘,“金兵不過萬,過萬無人敵”,可不是一句大話,那是確實有這個實力。

但趙構能看好劉浩,讓他擔任西路軍總指揮,那劉浩怎會是碌碌無為之輩。劉浩的特點,就是精於算計,“多算勝、少算不勝。”劉浩以前在宗澤手下,就擔任後軍統制,看重的,就是他的精打細算的能力。

劉浩首先算計的是兵力對比,自己現在手裡有玄武軍團第三軍、飛豹軍團暫編第一軍五千人,能夠出動的總兵力為兩萬人左右,和金兵前鋒兵力之比二比一。

戰鬥力,劉浩自認為不弱金兵,個別軍種,甚至完全碾壓金兵。

戰鬥意志,更是一邊倒,左吉的“花豹特戰大隊”,已經偵察到金兵毫無鬥志,只想趕快回去做個富家翁,享受享受勝利掠奪帶來的喜悅和快感,你現在讓他拎著刀子上前拼命,有哪個心,也沒有那個膽了。

趙構給出的是“山大王”計劃,留下“買路財”才是關鍵,這個“財”,你就要靈活掌握和理解,可以是“財物”,也可以是“人財”,換句話,人,有時候比財物更重要。

伏牛山西北高東南低,向東南延伸至方城,形成著名的“方城缺口”,長度約五六十里,寬也有二十里左右,是一條西南向東北延伸的衝擊平原,缺口東南,又是丘陵山地,地勢險要,劉浩決定在這裡先搞他一下子。

耶律餘睹是西路大軍都監,可不是泛泛之輩。此人不論是計謀,還是手段,都是金兵兩路大軍裡的佼佼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