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巧遇朱衙內(第2/3頁)
章節報錯
想拿回去送給邢秉懿和潘語蓉,二人懷著身子,正好避寒。
趙構點點頭,道:“好,我要了。”
“好嘞,一共五件皮貨,承惠紋銀十五兩。”崔大郎把皮貨交給高進,笑眯眯地看著趙構。
趙構恍然大悟,人家要錢呢。趙構入懷一掏,手卻出不來了。怎麼?他身上從來沒有裝過錢。
崔大郎手伸了半天,見趙構遲遲掏不出手來,笑道:“公子莫不是錢不夠?”
張愨見狀,急忙上前,拉過崔大郎,嗔怒道:“你個漢子,哪有問公子結賬的道理?錢在我這裡,少不了你的。”
張愨開啟隨身小囊,從裡面掏出兩錠小銀,正欲還拿,卻不料崔大郎眼見,看見小囊裡一疊五顏六色紙樣一般的東西,急忙說:“管家,不用拿了,我要這個可好。”
張愨拿出一張,卻是大帥府“淮南六路轉運使”梁揚祖給趙構做的“鹽票”,隨即說道:“這個也能用?”
“好用,好用。”崔大郎興沖沖說道。“就按八百文一貫,摺合一萬兩千文,現在大名府鹽價都在每斤二百文,您承惠六十斤的鹽票就行。實在不行,少點也行。”不愧是做買賣的,張嘴賬本就出來了。
“哪能,公買公賣,我家公子可是爽快人。”紅色的是十斤票,綠色五斤,淺黃色一斤,張愨拿出六張紅色的鹽票,遞給崔大郎,崔大郎一把抓過來,急忙塞在懷裡,傻呵呵地笑個不停。
回到“西市客棧”,把白色的送給端木冬雪,把小妮子高興壞了,起初以為是給王妃們買的,趙構把東西一分,才知道白色的是自己的,張愨卻是激動的連說使不得、使不得,只是王爺所賜,可以當傳家寶的,小妮子不懂,當即就圍上了,別說,還真好看。
高進早知道王爺的脾氣,根本就不客氣。倒是一旁的店掌櫃,聽說是用鹽票買的,直搓手,對著他們說道:“虧了,虧了,這個崔大郎,奸商,奸商。”
細問之下,才知道,現在,最好的東西就是兩票——鹽票、茶票。尤其是鹽票,這崔大郎,一轉手,能賣出去二十兩也不止。物價漲得這麼快,金銀跌的厲害,唯有兩票堅挺,還不好弄,這個就是趙構的專賣制度弄的。
在店裡吃過飯,稍作休息,張愨和掌櫃的結賬走人。看著掌櫃喜滋滋地拿著鹽票樂呵呵的樣子,趙構心裡既有對梁揚祖的欽佩,也有對自己知人善任的小竊喜。
再次上路,趙構心中對這次微服私訪有了更大的期待,還是深入下來,才能更好地傾聽民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聽到自己想聽到的。
越往南,官道上的人越多,來到一個三岔路口,高進請示去哪裡。張愨從馬車上下來,揉揉老腰,指著前方說道:“順著大路一直往南,前往南樂;往西,是雙井鎮方向,到舊魏縣;往左手東南,是韓張鎮。問問公子,咱們往哪裡去?”
趙構並沒有什麼明確目的地,他是走哪兒算哪兒。忽然聽到舊魏縣,下意識說道:“咱們折道向西,到舊魏縣一帶看看。”魏縣也屬大名府治下,趙構還有一個心思,往西,或許還能探聽一些金兵的訊息。順著舊魏縣再往西,過內黃、就到了相州境內劉浩玄武軍團的地盤,也是一條不錯的路線。
既然出來了,也不急於固定的地方,臨時性的決定,也是一種安全上的考慮,信馬由韁,走哪兒到哪兒。趙構在現代社會,曾無數次想象自己的泱泱大國,已經震懾宵小,自己解甲歸田,沒有任務,擺脫羈絆,自由自在,實現“天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願望。
沒想到,倒是現在,有點這個味道了。他們一行四人,兩匹馬,一架車(馬車),自由自在,仗劍天涯,這是何等的愜意。
幾人只顧著說說笑笑,打馬西行,卻沒有注意到,一夥四五個人的趕馬行腳商,也尾隨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