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歐松的末日(第2/3頁)
章節報錯
另外一直主力白狼師的旗幟,據此五十里。
斥候很好地完成了戰場偵察的任務,但派出去的四個方向一百多人的精銳斥候,只回來了十二個,還各個帶傷,歐松知道大勢已去。
他忽然想到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勇亶,現在在幹什麼?
吐蕃贊普高貴的血液裡流淌著寧死不屈的鬥志,戰事如此明朗,唯有一死耳!
平靜之中,歐松下達了衝擊的命令,反身向秦孝義的十一軍殺過來。至於桑贊仁布的部下,歐松還不屑與彼一戰,都說宋軍厲害,今天倒要真正領教一下在這廣袤的草原上,誰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勇士!
勇亶很冤枉,作為上一任達瓦贊普的小兒子,他心中的野心一點不比歐松小。二子奪嫡,作為庶出的勇亶不具備政治繼承優勢,但他一直是其父最疼愛的小兒子,在父親心中的地位,甚至超過其大哥歐松。
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訊號,歐松本就生性多疑狡詐,勇亶十二歲進入父親的親衛營,從小隊正一直做到本部統領,後隨父親東征西殺,屢立戰功,被晉封“巴烏”(吐蕃贊普的親衛營,也叫勇士營,巴烏是吐蕃語勇士的意思)營統帶(指揮使),在軍中頗有威望。
達瓦贊普突患惡疾離世,卻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這就導致了吐蕃王朝分成了兩派,眾大臣都被歐松收買或威脅,成為歐松的支持者,至於中小官吏,更是不明就裡,但歐松身為嫡長子,又是邏些城防禦使,其手下充分利用這個優勢,搶先擁立歐松繼位贊普。
但眾寺院大喇嘛和軍隊系統,卻支援勇亶的居多。勇亶武力超群,善於統兵,對下屬寬愛有加,特別是對奴隸等級制度有明顯反對傾向。他帶軍征戰之時,非常重視和當地的牧民、寺院、牧場主甚至手下奴隸搞好關係,充分汲取了吐蕃王朝幾次奴隸起義的經驗教訓,把許多財物都分發給部署和貧苦的中下層軍官士兵,對各地寺院頗多照顧體恤,很受軍隊愛戴,在雪域高原的聲譽,一點不比歐松差。
依仗軍隊的支援,在得知歐松在邏些城繼位之後,帶著吐蕃最精銳的巴烏營出走西北,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許多曾經的舊部不滿歐松對勇亶手下的鎮壓屠殺,紛紛反水投奔勇亶,勇亶坐擁五萬精銳大軍,歐松幾次派兵征討,卻都是鎩羽而歸。
桑贊仁布的父親本是達瓦贊普的手下第一大將,達瓦離世之際,桑贊仁布的父親正好外出平叛,得到贊普去世的訊息,本想第一時間趕回奔喪,但卻被歐松一道命令止步林芝地區,四下裡卻把桑贊仁布的全家控制起來,要挾其父,命令其父將勇亶送到邏些城換回他的家人。
桑贊仁布之父卻沒有聽從歐松的命令,反倒是將勇亶放走,又默許其帶走巴烏營,惹惱了歐松,將其父一家十五口人殘忍殺害,其中包括桑贊仁布的母親、十三歲的妹妹和兩個九歲、七歲的弟弟。
桑贊仁布父親常年在外帶兵平叛,疾病纏身,驟逢噩耗,急火攻心,嘔血而亡。
桑贊仁布隨父出征,倖免於難。大怒之下,率兵反叛回到家鄉丹薩,發誓與歐松不共戴天。
歐松面對東西兩路叛兵,無力征剿,索性全力經營邏些城周邊地區,桑贊仁布和勇亶一東一西相互呼應,既有合作,也相互防著對方。
桑贊仁布利用地理區域優勢,用他卓有遠見的精明頭腦,將目光投向日漸崛起的大宋帝國,向趙構發出了合作的訊號。
直到傍上大宋帝國的粗腿,桑贊仁布才知道自己的決策是多麼英明。大宋帝國的國力、軍力遠遠超乎了他的想象,趙構心中的宏偉藍圖也深深震撼了他。
他曾去信給勇亶,商議雙方合兵,共同投靠大宋帝國,以大宋帝國為外援,統一吐蕃諸部落,並答應一旦將來一統吐蕃,他心甘情願擁立勇亶為吐蕃王朝贊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