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大,謀略之深,手下還有精銳鐵騎、悍卒死士,冥冥之中,好像看到了一絲曙光,為大金而死,他可從來沒有這個覺悟,心中的夢想一日沒有實現,他便一日不死。

蕭慶不是一員戰場勇將,但卻是一員“保命福將”,能在大金滅遼一戰存活下來,又在大金南侵中夾縫中成長,更在中山府決戰、趙構下令“全殲”的嚴令之下,奇蹟般活了下來,又毫不猶豫舉手投降,一般人,能做到嗎?

趙構真正是什麼人,蕭慶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投降之後,立刻被請到趙構大帳,才知道眼前這位有點年輕的不像話的大宋天下兵馬大元帥,就是康王趙構,要不是他是親身參與者,打死也不信,折騰出這麼大陣仗的,就是眼前這位年輕的王爺大帥。

等到和自己密談起來,更沒想到這位王爺對自己的出身家世、歷史淵源,基本上一清二楚,甚至對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也能窺探出個七七八八,完全打破了蕭慶的三觀,他自此認為,這位王爺就是上天賜予大宋的不二救星,也是大遼復國中興的希望。無他,王爺大帥給出了足夠他眼紅心跳的籌碼——“大遼特別自治區”。

等到弄清楚這個自治區的真正含義後,蕭慶仰天長嘆:“神人也!”於是割發盟誓,追隨王爺,在王爺旗下,或者說,在王爺的幫助下,實現自己大遼復國的夢想。但前提是,你得是王爺的人,生死效忠,永不背叛。

蕭慶一把大賭,全部押在趙構身手。趙構不僅僅給他描繪出以後大遼國的宏偉藍圖,還鼓勵他努力去實現,我康王趙構、天下兵馬大元帥,永遠做你的堅強後盾,以後要糧給糧,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前提是,咱得先把金國這狗日的幹翻才行。

每當想起當時王爺說出這句話的神態語氣時,蕭慶都會不由自主的笑笑,沒想到,堂堂大宋王爺,總督天下兵馬大元帥,也爆粗口,不過,嘿嘿嘿,我喜歡。

張大梁只是告訴他,後天正月十二,靖安司負責往外運送“街倒兒”的車隊從南門出去,在青城齋宮正東有一處義冢,南城大部分“街倒兒”都運到哪裡,經過處理後深埋。

這事兒,以前歸開封府管轄,現在由靖安司接手。這個車隊,不同以往,白色燈籠分兩種,一種是圓形,一種是筒形,圓形燈籠的大車,務必不能出任何差錯,金兵不能近前,讓蕭慶安排得力弟兄檢查,當然,一般來講,都是象徵性看看,一車死屍,有什麼看頭,還不夠晦氣。可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大梁萬萬不敢大意。

蕭慶仔細想想,這事兒好像沒有張大梁想象的那樣危險,這兩天,每天運出去的死屍多了去了,碰上變天下雪,第二天倒臥在東京城街頭的“街倒兒”會更多。運屍體的車隊,北城區出北城封丘門,南城區走南薰門,城門金兵才不找這個晦氣呢。

但想歸想,蕭慶還是不敢大意,越是簡單的事情,往往都有複雜的背景。好在自己就住在南薰門,這個城門,還是自己說了算的,畢竟現在,他蕭慶可是兩位元帥跟前的紅人。

回來之後,蕭慶可沒有閒著,混到這般地步的人精,手底下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嫡系,他雖然只是一個千戶,但身兼城門防禦使,完顏宗翰卻給他配足了三千人的隊伍,蕭慶手底下的契丹兵,現在有二千多人,雖然有兩位猛安是金人,但底層謀克、五十夫長、十夫長等中下層軍官,都是蕭慶的契丹死黨,而自己三百人的親兵,堪稱自己的死士。

趙構給他出的主意,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刀把子裡面出政權”。你無論想做什麼,手裡沒有完全聽命自己的嫡系部隊,沒有自己的死黨,你什麼也幹不成,回去後,不露神色,先抓隊伍,另外切記,重賞之下雖有勇夫,但也能出叛徒。黃白之物固然可喜,但貴在人心。

有此一論,蕭慶冥思苦想多日,思來想去,越是覺得奧妙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