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自然都是把她當成親孫女和自己的女兒一般看待的;小叔子小姑子也都是她自幼就熟悉的表弟表妹,自然相處地都極為融洽。
也就是當長女嫁到薛家一年之後,又誕下了長子薛西敖,她才是真正的鬆了一口氣,既為女兒感到高興。也慶幸自己為女兒選了這麼一樁好親事。
長女如今婚姻美滿,幼女又是才五歲、離說親還早,她目前的重點就是次女喬梓瑤了。
說起來。她這三個女兒倒是三個不同的性子。
長女自幼端莊大方、行事穩重,待人也是頗為寬厚;次女呢。卻是懂事的極為早,小小年紀就開始幫著自己籌劃一切,裡裡外外的事都非要問個清楚、操操心才行;幼女卻和兩個姐姐完全不同,從生下來開始,就被眾人嬌慣著長大,自己也是中年得女,所以平日裡也是縱著她。
也幸好這幼女雖是性子嬌慣,卻沒有被縱得如五房的喬梓瓏那般不識大體。不過是平日裡喜歡發個小脾氣、膩著自己和丈夫撒撒嬌而已,別的時候都是極為乖巧懂事的,所以自己也就樂得縱容她這副小脾氣。
所以,她對於次女的婚事又和長女那時候考慮的不同了。
沒想到,自己這麼躊躇了幾年,竟然就被父親的來信給解決了。
以次女的性子,嫁到手握大權的宗室王府中確實是再好不過的。
再加上,陳王妃是自己幼時的手帕交。便是自己出嫁這麼多年,兩人之間還一直有著書信來往。所以這王府中的大小事情、王妃側妃和諸位公子的性格,她是再清楚不過的。
且淮王乃是自己嫡親的表哥。姨母淑太妃自幼就對自己疼愛有加,只要自己站在這裡,淮王府將來就不會慢待了喬梓瑤。
所以。其實自接到父親的提議之後,她心裡已經對這門婚事有了五分的取中。
剩下的五分,還要等她和丈夫商議之後,再和公公婆婆商量一下,問問女兒自己的意見,才能真正的給淮王府一個答覆。
想到這兒,薛媛回過神來,看著面前一臉認真地望著自己的次女,溫和地摸了摸她的臉頰。笑著說:“一眨眼,阿嫵你都這麼大了。你從小。就和你姐姐不同,什麼事。不論是朝堂政事還是後宅瑣事,你都喜歡問一問、非要弄個清楚明白不可。你父親原來還曾笑言,說你呀,要是生做個男兒身,那麼將來一定是個心思縝密的內閣閣老。所以就算你是個閨閣的女兒,娘也是從你小時候就開始培養你。你想知道什麼,娘一向沒有瞞過你,不止管家理事的時候帶著你,還經常把你爹爹的邸報公文讓人謄抄了送給你看。娘自小,也是這樣被你外祖母教養著長大的。所以娘知道,咱們女子呀,並不是如世人說的那般、整日裡不過問夫君外面的事情就是個好的。內宅的事從來都是和外面的局勢息息相關,不說別的,就單說咱們自己家的事。你只看南喬的二房就知道了。你南喬的二伯父為什麼那麼喜歡衛姨娘和她生的那幾個孩子?哪裡是因為你二伯母容貌沒有衛姨娘好看、不如衛姨娘會殷勤小意又生不出兒子呢?還不都是因為衛姨娘有個好姐姐!若是衛姨娘是和韻姐兒的生母張姨娘一樣的出身,你看你二伯父還會不會把琳姐兒整日捧在手心裡疼愛?所以,娘才希望你可以多瞭解這些政事局勢,只有這樣,你才能在內宅立於不敗之地,也才能在將來嫁人之後得到丈夫的愛重!”
看著喬梓瑤在車廂中掛著的羊角宮燈柔和的燈光下愈加顯得端莊秀麗的面龐,薛媛低聲把京中的局勢一一向女兒道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