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成都猜得不錯,不過他卻不知,楊素壓根就沒有告訴楊元慶宇文十三太保的細節。

他慢慢催馬上前,拱手笑道:“小將軍,能否借你金麟劍一觀?”

隋帝楊堅的九劍乃是天下絕頂名劍,倚天、七星、湛盧、龍泉、磐郢、鹿盧、步光、渾元、金麟,其中湛盧劍賜給太子楊勇,磐郢劍賜給晉王楊廣,鹿盧劍賜給秦王楊俊,步光劍賜給蜀王楊秀,渾元劍賜給漢王楊諒,而七星劍賜給了其弟衛王楊爽,楊堅自己留三把劍,可誰能想到,皇帝竟然將金麟劍賜給一個少年,當然,楊元慶是楊素之孫,可如果是重視楊素,為何不賜給楊素本人?

皇帝賜劍楊元慶轟動了朝野,令很多人心生嫉妒,宇文述就是其中之一,他回府後反覆提這件事,宇文成都對這把劍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楊元慶解下劍,扔給了宇文成都,宇文成都接住劍,他握住劍柄慢慢抽出,只覺冷森森的寒光迎面撲來,他立刻眯起了眼睛,“好劍!”

他沒有拔出劍,而是送回劍鞘,將金麟劍還給楊元慶,“小將軍蒙君帝青睞,前途不可限量,此劍請收好!”

楊元慶卻傲然一笑,“若能斬達頭可汗之首,勝過此劍十倍!”

“說得不錯,是我見識低了,男兒大丈夫,當以功績博前途,焉能靠帝王之寵?”

宇文成都向楊元慶一抱拳,“在下宇文蕭,並非宇文成都,很高興認識小將軍。”

說完,他一掉馬頭,向東馳去,遠遠傳來他的聲音,“此鷹為我們二人共獵,小將軍請收下!”

。。。。。。。。。

【關於宇文成都,大家不要糾結,本書並不是往演義上靠,因為這是老高最喜歡的一個隋唐人物,所以想法設法讓他出場,同時也稍稍提高一點本書的趣味性,本書還是以史為準,另外,今天推薦票能否突破一萬張,懇請大家支援投票。】

第三章 雙瞳之將

十萬大軍在一片平坦的開闊地紮下了大營,大軍紮營一絲不苟,因為是行軍紮營,沒有立營柵,而是以車布在外圍,車前挖淺溝、埋鹿角,並每隔五十步豎立起一座高高的哨塔,車圍後插上密集的馬矛,防止敵軍騎兵突營,中間才是兵帳,另有營帳放置雜畜等物。

數千頂大帳按照六軍分別駐紮,以狻猊旗、貔貅旗、麒麟旗、蹲虎旗、騰豹旗、揚鷹旗等六杆大旗為區分,中間是黑邊白底的青龍帥旗,上書斗大的‘楊’字,還有一杆大隋赤色軍旗,在風中飄揚。

數千營帳整齊有序,人道馬道清晰區分,各營有偏將率軍巡邏,兩班輪換,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

這就是名帥帳下多出良將的緣故,楊素治軍極嚴,賞則重賞,罰則殺人,他每一道嚴格的軍令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麾下將領。

楊元慶跟隨著一隊斥候返回大營,他沒有把鷹帶回來,儘管所有人都沒有吭聲,但他已經意識到自己脫軍射鷹的違紀,更不敢拎著一隻鷹招搖入營。

他拔掉五十幾根鷹羽,送給每人一支,表示自己的歉意,他自己則將一支鷹羽插在頭盔上,鷹羽隨風飄揚,使他的鷹稜盔彷彿多了幾分靈氣,畢竟他還是有一點少年心性。

楊元慶跟隨斥候巡邏只是臨時去散心,並非真正的任命,他不敢擅自留在斥候團中,回到軍營,他便直接返回主帥大帳。

大帳內,主帥楊素正和幾名大將謀士談話,一人約三十餘歲,身材魁梧高大,身著鐵甲,寬額虎目,顯得威風凜凜,他叫楊義臣,原姓尉遲,父親尉遲崇是隋帝楊堅的老部下,開皇初年,與突厥激戰而亡,尉遲義臣便被楊堅收養在宮中,賜楊姓,並編籍為皇從孫。

楊義臣是楊素的老部下,他立志繼承父業,抗擊突厥,這次便隨楊素出征,被任命為第二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