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孰輕孰重,已經是相當明顯了。

更何況東華市此前的高速增漲,主要貢獻集中在梅溪鎮的崛起上,市委書記譚啟平與市長高天河,並不能有效掌控東華局面,差不多已經成為共識——只要沈淮不是詐胡,就憑藉這張牌,省裡將譚啟平,甚至將譚啟平連同高天河一起調出東華市,為新專案開道,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省裡把譚啟平、高天河一起調出東華容易,但是讓誰去東華市接替市委書記、市長兩個職務?

這不單單是平衡東華市委市政府跟梅鋼的關係,也不是單純調整計經系跟宋系在淮海省的平衡——不要說條件已經成熟,新浦鋼鐵一經建設,迫於梅鋼的壓力,省鋼必然也要咬著牙在梅溪上大型電爐鋼專案,東華新的班子,要平衡的關係要比想象中更錯綜複雜。

而且,沈淮把底牌打出來,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宋系內部關係的調整會進行到哪一步,更不知道沈淮想要達到怎樣的條件,才會同意將這個專案留在東華。

要是沈淮貪心到想直接指定東華新市委書記的人選呢?

李谷心想:這才是叫人左右為難的難題吧?

“我說啊,徐沛這以後的壓力不輕啊。”

李谷心裡在琢磨著事,聽到田家庚說話,湊過頭去,看到田家庚正把規劃書翻到新浦港規劃部分,看新浦港的規劃圖。

他還以為田家庚在琢磨東華新班子的人選,沒想到他對新浦鋼廠規劃書的細節這麼關注。

徐沛擔任省委常委、徐城市委書記的事情已經定了下來,任命很快就會出來;接著他就會成為徐城市的掌門人,也將是計經系在淮海省除田家庚之外,最為重要的人物;上面甚至考慮,將來由徐沛接替田家庚在淮海的位子。

徐城作為淮海省會城市,科研院校集中,科研技術力量雄厚,歷史上就是中原重鎮,從煤鐵工業發展起的工業底子深厚。九五年徐城工業總產值超過五百億,佔全省工業總規模的四分之一強。

徐城雖然跟其他沿海發達省份的二線城市不好比,在淮海省卻是絕對的老大地位——倘若新浦鋼廠與省鋼在梅溪的電爐鋼專案今年同期開工建設,東華市的工業規模就會井噴式的發展,快速縮短跟徐城的距離。

省鋼在梅溪的電爐鋼專案倒還是其次,主要還是進一步完善梅溪新區的產業佈局,而新浦鋼鐵專案的建設,絕不僅僅就只是為東華新增一座鋼鐵廠。

以大工業專案帶動大產業佈局、繼而帶動城鎮化整體發展的梅溪模式是沈淮一手開創的;到九六年,在梅鋼的帶動下,梅溪鎮工業總產值有可能突破一百億,梅鋼直接所佔比例只有三分之一。

這麼好的模式,沈淮不可能棄之不用,而且新浦鋼廠專案主要還是承接英國西尤明斯工業集團的鍊鋼業務,很難說之後沒有一系列的產業轉移。

就算以梅溪鎮此時的產業格局去衡量,東華市霞浦縣在三五年後,很可能會出現一個產值規模甚至高達三百億的產業叢集——徐城不加快發展速度,老大的地位就未必能一定保得住啊。

不要說徐城市的壓力大了,淮海省其他地市的壓力也不會小。

李谷笑著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不然淮海省也沒有辦法拉近跟其他沿海省市的差距啊。”

田家庚點點頭,說道:“僅這份規劃書,還不能完全看出沈淮心中的丘壑。以老眼光看,譚啟平在東華的表現還算是中規中矩,在那麼多地市黨、政一把手裡,他不能算能力差的,但他的能力侷限於格局之內,缺乏開創新格局的能力跟魄力。淮海省要崛起,不缺那些在體系內搞平衡的人物,缺乏的是那些能開創新格局的人啊。”

李谷笑道:“宋家能出一兩個妖孽,都是罕見的;東華市委班子要有十一人,省裡總不能幫著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