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講究也多,這養出來的孩子就是比我們這些鄉下的好,身體好又不認生。哪像我們琪琪啊,跟奶奶一個模子裡出來似的,瘦!不過話說回來,哥,這大嬸感冒也真是會挑時候,早也不來晚也不來,偏趕上大過年的,連口團圓飯也吃不上,這一張八仙桌就獨缺她這個角呢。你說對嗎,哥?”
李林國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回答什麼好。弟媳婦娟華高大壯實,面板又黑,弟弟卻白臉清秀,精瘦精瘦。兩人特徵鮮明對比強烈,站在一起總讓人眼前發晃,橫看豎看都不順眼。相由心生,兩人的性格也截然相反,弟弟為人和善與世無爭,弟媳卻是裡外一把手彪悍無比,也正因如此,本就擔心小兒子性格太過優柔的父母對這個小兒媳婦,卻是十分的滿意。
畢竟還是父子連心,怕大兒子難堪,做父親的“喀喀”假裝咳嗽了幾聲,止住了小兒媳的話頭,做母親的也趁機用筷頭指著菜,連連勸菜。
父子仨人都喝了點酒,弟弟不勝酒力,剛喝了幾杯就醉了,弟媳婦娟華一迭聲的埋怨著,連抱帶攙把他扶進了房。李林國還算有點酒量,但酒過三巡,也有點喝高了,還不認輸,紅著眼睛東倒西歪地要給父親倒酒。老父親見狀,拍拍大兒子的肩,,把酒杯一放:“好了,好了,多大的肚量多少的酒,別撐著了傷身子。他媽,你扶把他,早點休息吧。到十二點酒醒了再吃個飯,正好一起放炮。”說完就示意老伴,表示到此為止。
李林國其實倒還沒真醉,只是心裡面堵得慌,適才當著全家人,做大哥的被弟媳此此奚落,實在落不下臉面。這酒,正好應了發洩和苦悶的作用,而這醉,卻又有了掩飾和躲避的意味。聽得父親一番話,李林國正好騎著驢子下坡,腳步踉蹌,半推半就的進了房,軟在床上不動。任著母親幫自己脫了外衣褲子蓋上被子,直至聽到關門的聲音,李林國這才睜開眼來,拿手墊著脖頸,看著房梁發呆,聽著窗外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孤單、失敗、淒涼、心酸、難堪突如其來,一會兒,眼前竟溼蒙起來。
第七十一節 臨門一腳
蓮姨早已提前一個星期回老家過年了,李林國帶李小龍出門後,平時鬧鬧哄哄的房子裡突然一下子就變安靜了。好像一下子變大了,變空了,變白了,放眼四壁,亮、空、靜,“落針可聞”,周若水的心裡沒來由地想起了這個小學時候學過的成語。
這份安靜讓周若水很不舒服很不喜歡,甚至感覺到了孤單和惶恐,像是為了給自己一點安慰似得,周若水開啟電視調大了音量,哪知道電視節目似乎也跟自己作對似得,滿目皆是團圓皆是喜慶,要麼就是車站商場裡熙熙攘攘一片太平盛景,要麼就是主持人一句“吉祥”一句“如意”惟恐天下不喜。
一氣之下,關了電視,百無聊賴的在各個房間裡來回穿梭,感覺越走越空越走越怕,那份空蕩揮之不去。無計可施,周若水踱到陽臺上極目遠眺。陽臺正對著小區走道,不時有人拎著大包小包三五成群一臉喜氣的疾步走著,一看就知道都是外地要回家過年的。再看自己這廂,佇然一人,形單影獨,冷鍋冰灶,無人關心、沒人牽掛。。。。看著想著,周若水就有些多愁善感起來。
這份感傷正在心頭浸淫著呢,突然聽到房間裡電話鈴聲“叮鈴鈴”響起,周若水心頭一驚,忙三步並作兩步,衝進房裡拎起電話――竟然是哥哥周若林打來的。
周若林問了問妹妹近況,說年關旅館生意挺好的,客人也挺多,路又太遠,今年就不回來過了,開春了再回來趟,讓周若水正月裡多在家住幾天,多陪陪父母如此等等。
周若水嗯嗯應著,心裡明白,哥哥這是怕父母又提到結婚生孩子的事不願意回呢。也不點破他,只是問候了下準嬸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