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了粗口,“他奶_奶的,怡和這幫英國佬,是打算決一死戰抑或金蟬脫殼?”(未完待續。。)
第0207章 作繭自縛的獨角戲
“正所謂進可攻,退可守,怡和主席紐壁堅,置地常務董事鮑富達,這兩人手腕高明啊,如此的陽謀,不管如何應對,都非常棘手。”唐煥也發出了讚歎。
“你認為,他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周密語氣裡透著不確定。
“最近這段時間應該已經表明了,只掌握了九龍倉百分之二十股份的置地,在董事會上除了相互爭吵,什麼正事也幹不了,這部分資產對於怡和來講,儼然成了一個雞肋。”唐煥倒是很肯定,“他們應該是想金蟬脫殼,將手裡的股份高價丟擲去。當然了,萬一能保住九龍倉,也可以接受。”
“香江證券監理處正在召開會議,研究置地公司增購事件,也不知道有什麼好討論的。”周密略帶嘲諷地笑了笑,看了一下時間問道:“我這就去接觸包家的二姑爺吳光正?”
“怡和挑選週六週日這個安排資金不便的時間段發動攻勢,可謂用心良苦,我們也得領情,就讓事態發酵一下吧,如此才能體現出我們施以援手的價值來,等我到了巴黎再說。”唐煥拿起公文包,準備前往機場。
克里斯蒂娜也出席了國際獨立油輪船東會議,故而對包船王的行蹤比較瞭解,唐煥這個陌生人,很快就見到了此行的目標人物。
年過花甲的包船王,臉上略帶疲憊之色,怡和在萬里之外的香江所發動的突然襲擊,讓其惱怒不已,就在不久之前的九龍倉董事局會議上。怡和主席紐壁堅還與他談笑風生呢。想必對方那時候就已經包藏禍心地演戲麻痺自己了。
每個商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經。包船王的策略就是“三張合約”,即用租船合約取得銀行貸款合約,再以銀行貸款合約簽訂造船合約。
具體來講就是,利用銀行貸款,擴大財務槓桿、資產和負債,同時用長期租船合約保證穩定收益,還本付息。
如此的商業模式,比北歐、希臘的同行船東們更有進取性。就這樣,包船王雖然淨資產不多,但總資產卻急速膨脹,成長為了今日的世界船王。
包船王獨創的長期租船合約,客戶群體主要來自於日本,其兩大客戶為“日本輪船”和“日本山口”,前者在1978年6月幾乎倒閉,後者按照歷史軌跡發展,最後於1985年8月倒閉,現在的境遇可想而知。
包船王雖然沒有被這兩大客戶拖垮。但“長期租船合約”的履行風險顯然增大了,隱然間動搖了“銀行貸款合約”的信用。“日本輪船”幾乎倒閉這件事,便讓滙豐降低了對航運業的投入。
包船王在商業上的嗅覺自然無比敏銳,要不然也不會抓住1950年代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造成世界航運費用上升、1960年代中東危機導致蘇伊士運河關閉等等的一系列契機,發展壯大起來,獲得“世界船王”的美譽了。
現在,包船王已經明顯感受到了世界航運業蕭條的寒意,轉型和多元化是唯一的出路,而九龍倉勢在必得,可怡和卻在屢次挑釁。
未有香港;先有怡和,這個老牌英資洋行的實力太強大了。
而和包船王關係密切的滙豐,在這次爭奪戰中,會最終站在哪一方?
滙豐旗下的獲多利有限公司,做為自己的財務顧問,其所提供的應對方案是否可行?
包船王正在更改自己已有的行程安排,比如取消了下個星期一和墨西哥總統會見,以便儘早返回香江,坐鎮現場,應戰怡和,這種臨時變動所帶來的忙碌可想而知,要不是希臘船王家族的克里斯蒂娜親自居中牽針引線,他還真不想浪費時間,見沒有預約的客人。
唐煥自然知道包船王時間緊迫,所以在簡單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