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公子的僕從吧!“”他們不是我的僕從,“扭頭掃視了唐光等人一眼,唐離轉向李光弼道:”他們都是我的家人!“
【唐律】,奴僕等同畜產,主人有生殺予奪之權,唐光等人雖知少爺素來帶他們優渥,但此時聽唐離在人前說出這樣的話語,更是忍不住的胸中一熱,心中感奮之情難以言表。
若說當世最重身份尊卑的毫無疑問就是那些號稱以禮法傳家的儒門世家了,而這其中自然又以四大高門為最,是以唐離這個出人意料的答案讓李光弼也不免微微一愣,片刻之後他才輕輕頷首以應,只是看向唐離的眼神中又多了幾分讚賞,”若論他們適才的表現,手足兄弟也不過如此,’家人‘二字並不為過!“”多謝兵馬使大人誇讚。“淡淡的一笑,穿越時間既久,如今他的身份也是不同,所以縱然知道對面的就是歷史中有數的名將,唐離的表現依然一如既往。
一個是官,一個是”民“,此時唐離也休息的儘夠了,卻沒有半點要起身見禮的意思,偏兵馬使大人也絲毫不介意,沉吟了片刻後,李光弼看了看唐離等人後續道:”有公子這些’家人‘在城樓禦敵也就夠了,至於鄭公子,這就回下處休憩吧,城頭上也毋庸再來,待異日吐蕃兵退之時,某自當設宴邀公子同賀!“他這言下之意,竟是就此免了唐離的徵召。
聽李光弼說出這樣的話語,唐光等人面露喜色的同時,唐離卻是揪然色變,此次上城,他實是懷著將死之心而來,在他心中認為,身為唐人,面對如此情勢,奮勇而戰乃是義不容辭之責,如今李光弼輕飄飄的丟擲這麼句話,唐離不僅沒感到對方的善意,內心敏感倔強的他反有一種被人輕賤羞辱的感覺。”噢!兵馬使大人此言何意?“剛剛經歷了平生第一次嚴酷的廝殺,休息過後唐離雖然調勻了呼吸,但心境畢竟難如平時那般寧靜,處於如此心緒與環境中,他的話語中自然就多了幾分攻擊性,”守土禦敵,匹夫有責!某自為國而戰,李將軍此令未免太霸道了吧?“
自小在軍中長大,李光弼見慣了那些新兵蛋子在初歷血戰之後的種種異常行為,此時唐離的表現在他看來也屬如此,加之這番話說的實在大對他的脾胃,是以心下也並不生氣,只是身為一州主將,在這樣大庭廣眾之下被人以這樣的語氣搶白,也讓他這個冷麵將軍有些下不來臺,”守土禦敵,匹夫有責,說的好!只是恕我直言,鄭公子若肯下樓,只怕對守城貢獻更大。“”你此言何意?“聞言,唐離霍然而起。”這些人都是訓練有素,雖只有二十餘人,但若排程得當,其戰力不下一支弓弩小隊!守城之要,弓弩為先,當此之時,這些人之寶貴就無需多言了。“李光弼以目光環視了唐光等人一眼後,轉而向面色有些發青的唐離道:“但若鄭公子不肯下城,你的這些’家人‘全為保護你一人而憂心,其戰力至多不過能發揮三成,如此鄭公子可明白了?”
言之此處,李光弼不等唐離說話,續又言道:“再者,適才一戰鄭公子可謂風采盡現,其意義不僅是擊退了這次進攻,更重要的是大挫了吐蕃人計程車氣,否則,最後那脫贊朗日也不至於如此做派!”話說到這裡,李光弼的臉上也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經由這些民夫之口,公子適才的英勇行為不出半日必能傳遍凌州城內,世家子弟,投筆從戎,且一戰殺敵數十而己身毫髮未損,這些於城頭軍士也便罷了,但對於凌州城中百姓而言,卻大有振奮人心之效。此次守城之戰吐蕃軍勢大而來,此城若想最終守住,僅憑這數千將士怕是不濟的,其根基還在我凌州十餘萬百姓身上,時艱出英雄,也需要英雄,所以,就當下而言,公子的安危已非個人之事!下次再戰,吐蕃人必定是欲先除你而後快,兵戰兇危,公子如真有不測,則吐蕃士氣大振而我方士氣大沮,若果真如此,公子雖身死也已誤國多矣!”
身為大唐中興的兩大名將之一,除了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