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雖然他已經猶豫過很多次了,但這一次是最強烈的,面無表情地對朱允說道:“朕累了,扶朕回去休息吧。”

朱允懵了一下,不知道朱元璋摸他的後腦勺是什麼意思,看了看朱元璋,最終還是忍住不敢問,乖巧地將朱元璋扶到了屋內休息。

人不服老總是不行的,老朱一窮二白打天下,天不怕地不怕,誰都奈何不了,唯獨這歲月,是他無論如何也躲不過去的。到底是老了,精力不如從前了。

朱元璋躺在床上的動作都有些吃力,躺平之後,對朱允說道:“你也累了一天了,早點回去休息吧。你十四叔難得回來一趟,沒事就跟他多走動走動。”

朱允十分乖巧地作了一揖,道:“是,孫兒遵旨。”然後,緩緩地走出殿外。

年紀老邁的朱元璋躺在床上卻無論如何也睡不著覺,他行嗎?他行嗎?朱元璋不止一次地在心裡問自己這個問題。

朱允人很聰明,孝順,也愛讀書,本來是個很好的苗子,深得老朱的喜歡,可是立他為儲君之後,他動不動就要求削藩,好像跟他本是同根生的叔叔們是他的階級敵人似的,一點都沒有領會朱元璋本人設定藩王的目的。

他還是太年輕啊,太天真,以為照著書上寫的去做就可以長治久安,做一個千古聖君,可是他不知道,書是誰寫的?都是那些文人寫的,他們在寫書的時候難免會夾帶私貨,宣傳自己的作用,讓君王認為他們很重要。

所以,書上賢明的君王都有這麼一條,知人善任,禮賢下士,一見到稍微有點本事的人恨不得跪下來求他來做官,文王拉車八百步,三顧茅廬,多好聽的故事啊。彷彿不這麼做就成不了大業,就要失敗一樣。

其實是什麼怕是很難說了吧,誰不想做官一展抱負啊,誰願意守著一個草廬過一輩子?亂世之中君擇臣,臣亦擇君是不假,但無論什麼時候,資本方都是佔據優勢的,只要你手裡握著資源,就不缺有才能的人投奔你。

後世的大企業中,哪個董事長會死乞白賴的求一個業務不錯的人,你想走就走,這活也不是你一個人能幹,你走了之後,我再從新找一個罷了,想借此抬高身價,要求不過分可以,要求過分了免談,錢永遠比人才重要,沒錢誰會給你賣命?

就拿來舉例,自從起點成立以來,有多少大神出走了?有的還是有著相當影響力的至高神,但是他們走一批,起點就會造一批新的大神,因為它有強大的以支援正版閱讀的付費讀者為主的資源,有專業的編輯團隊管理這些資源。因此,只要你有兩把刷子,它就有能力把你捧成大神。大神走了那麼多,閱文不一樣上市了?

曹操能有良將千員不是因為他會死乞白賴的求人,而是他的屯田之政和民政搞得很好,地盤穩固,糧草充足,人口繁多,手裡的資源多,人們就會紛紛投奔他,好希望可以攀龍附鳳,實現自己的價值。

畢竟人家提著腦袋跟你打天下要的是富貴,而不是你的繁文縟節。

朱元璋對文人也很不尊重,劉伯溫是他綁來的,著名的浙西四賢在他的集團裡也沒有多重的地位,不也一樣贏了?

歷史上禮賢下士這一點做的最好的怕是要屬李世民了,不過他也不是發自內心的,因為他的底子實在是太黑了,他又很在乎史書中對他的評價,因此不得不去壓著性子,討好這群文人,以求換取他們對自己的歌功頌德。說白了,是交易而已,而那些文人也正好利用這一點,將他塑造成千古聖君,順便說一句他之所以是千古聖君是因為禮賢下士,好給朱允這樣的小白皇帝洗腦,讓他們繼續重用文臣,藉此抬高文臣集團的身價。

這幫人的心眼兒真是壞啊。朱允這麼天真的人怎麼可能玩的過他們,別說是朝中出現王莽、楊堅之類的人物,就算是再出一個胡惟庸,他搞得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