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車就在三岔路口那裡等候,當車開來的時候,水利技術員還沒來。

司機開來的是三輪車,裡面坐四個人沒問題,在山區,三輪車是很常見的交通工具,可以行走在山路上,比較方便,至於坐在上面顛簸,是很常見的,比走路要強得多。

技術員來了,他自稱姓劉,德志一看,好像在哪裡見過,突然想起來,是上次在鄉鎮籤協議的時候,見過面的,他代表政府技術部門,對合同做了一些檢驗,看資料填寫的對不對。

然後就和鄉黨委書記在一起吃飯,鄉鎮黨委書記個子矮小,非常活躍,開的車不小,是大的越野車,看來,這種車配這種人,只見車,不見人,上車就像上卡車,還比較好玩。

技術員騎著摩托車來了,見了來支書就握手,來支書不跟他握。說:“握什麼手?我們不興那一套。”

小劉只好收回了手,德志覺得來支書不喜歡技術員,可能因為技術員沒有保證柏松村街上正常用水,他很是惱火。這個不是小劉的原因。

聽說這條供水線路賣給了私人,由私人收水費,私人在管理,但是,每年冬天,到了天寒地凍的時候,這裡就沒有了水。原因很複雜。關鍵的一點,是半路上水管被凍住了,冰撐破了水管,結冰之後。水就不通。村民只有想辦法自己找水。

或者買水。或者到遠處,用摩托車載著水箱或者水壺等裝水的容器,拉水回家。給家人使用。

來支書非常惱火,遷怒於人,小劉就中了招,當了替罪羊。實際上,這個事沒有那麼單純,不是水管站不得力,不是水廠不能保證服務,是在管理上出了問題。

小劉騎摩托車先走,來支書要求他帶一個人,因為麻木三輪車最多隻能坐三個人,多出來一個人,只有坐摩托車了。

看來看去,還是覺得讓餘哥坐摩托車比較好。餘哥不喜歡來支書,同樣,來支書也不喜歡他,他們長得都是一樣瘦,來支書不喜歡這個人,哪怕這個人再有技術,是高階工程師,也是瞎的。

來支書先上了麻木車,尹懋和德志隨後也上了,然後讓麻木司機開車。

從德志他們住的地方開始走,順著公路往前走,走不了多遠,就看到有牌子,上面寫著標語,喊著口號,比如說歡迎來到新農村示範點柏松村,走過去的牌子上寫著,歡迎再來。

看來,考慮得很周全,沒有一點問題,寫標語的是個牛人,德誌喜歡找錯別字,竟然還沒有發現。說明書寫者是個非常謹慎的人。

前面有個岔路口,從那裡有一條小路向上緩緩地延伸,再往前走,就是幾道急彎,比較陡,喝酒喝高的人,走到這裡需要特別小心,否則,就容易下到坡底下去。

過了幾道急彎和陡坡,車終於走上了坡度較小的地方,路是水泥路,還比較好走,擔心的是下雪天,雪化了,晚上氣溫低,會結冰,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就會有人會和地面有親密接觸了。

到了山上的三岔口,在一處民房前,劉技術員和餘哥站在那裡等人,三輪車走到他們面前,來支書說:“走吧,朝前走,到前面去。”

小劉不敢犟,他重新發動摩托車,帶著餘哥繼續朝前走,跟著三輪車,兩輛車加起來一共五個輪子,在寂靜的山路上走,馬達發出的聲音在山中迴盪。不知道這座山存在多少年了,看那些石頭,顯然很有些年代了。

車走到不能走的時候,就是最高處的民房,這房子是土牆青瓦,比較高,看起來像是有兩層,實際上也是兩層,一般來說,第二層不住人,放雜物,德志看著那土牆,還真擔心,後來,德志想一想,也弄明白了,土牆的不是承重的,關鍵還是那些木架,是真正的承重者。

車停下後,德志從車裡走出來,餘哥從摩托車上下來,從土屋裡走出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