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第三張就是德志的,上面寫的啥,德志也清楚,他懶得開啟紙條,可不甘心,還是開啟一看,的確是,上面寫著“沒有窗戶的”,這也就是意味著,在未來的歲月裡,德志將在小黑屋裡度過,好在不是經常住在城裡,需要經常下鄉,住在村裡,要是經常住在城裡,像這樣的小黑屋,白天都需要開燈,豈不是很麻煩?
德志只好認命,這叫作繭自縛,或者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誰讓你出這個餿主意呢?不過,不這樣,他們也不會主動讓德志去住,因為德志不是齊老師的親戚,就用不著承讓,都是一樣的,何必要這樣呢?
話說回來,他們不一定會永遠住在這裡,都是過客,到九峰小縣城,也只是休息休息,不是常駐的。
尹懋和餘哥將標記是自己的東西,大包小包地往自己的房間裡拖拉,然後開始製作衣櫃,這種活動衣櫃需要螺絲刀,相互配合著做比較快。衣櫃做好後,就把衣服掛在衣櫃裡。要穿衣服的時候,直接開啟衣櫃就行。
不過,經過幾次搬家,衣櫃已經變得十分脆弱,如果再搬家,這些衣櫃就用不成了。
臨時的家,可以買這些東西,裡面是鐵架子,外面套了一層塑膠布,帶花色的。塑膠布經不起拉鍊的經常拉開和關閉。慢慢地就會變得脆弱,會破裂,會變得不敢觸碰,稍微一碰。就會裂開口子。等塑膠布全部破爛成條狀或者塊狀的時候。這衣櫃就不叫衣櫃了,叫衣架。因衣服一覽無餘,到了宿舍。一眼看去,全是衣服,十分壯觀。
然後是整理廚房的東西。
主人留給了德志他們飲水機,冰箱,還有桌椅板凳若干,德志他們又要求了三套床架和鋪板。房東答應以後想辦法湊齊,另外,還會考慮在黑屋子做了隔斷,因為走廊進出,肯定會影響住黑屋子人的休息。哪怕是躡手躡腳的,也有聲響。
德誌喜歡熬夜,晚上睡得晚,常亮著燈,對住大窗戶房間的人也有影響。
黑屋和大窗戶的房間,中間有隔斷,一半是木板,一半是窗戶和門。窗戶是老式的,用的是木框玻璃,玻璃是花的,上面是細碎的凹凸的花,透光,但是看不到玻璃那邊的情況。
有玻璃窗,也不能開,如果開了,就跟沒有窗戶一樣。
德志也開始開啟包裹,檢視私人物品,有的東西已經是第四次搬了,從歸州縣老縣委的房子,到西坡的住房,再到白坡的住房,然後到宣統縣的住房,再到九峰縣的住房,這些老夥計還真行,夠結實的。搬了幾次家,還沒搬壞,證明質量過硬。
在歸州買的鍋碗瓢盆,還有一些菜刀砧板,甚至油壺鹽罐,都是一點一滴地置辦起來的,可惜,德志的妻子去的時間不長,加起來還沒有大半年的時間,滿打滿算可能不到一年,不想置辦,也沒辦法,有些東西是必須要辦的,否則就要道外面吃飯了。
到外面吃飯,也沒有什麼好處,錢花了,卻沒有營養,大人倒還沒啥,關鍵是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還是需要在家做飯吃,這樣才能保證營養。
這些東西不是公家的,德志就把它們原封不動地放到了床底下,誰知道下一次搬家是什麼時候?
肯定不會在九峰永遠幹下去的,機構的性質決定了的,有錢才能做專案,沒錢就做不了專案。機構不是銀行,沒有賺錢的功能,只有籌款的功能,籌款之後,要向捐贈人交代資金的去向,要對專案的效果做出評估,如果捐贈人不滿意,就沒有下一次的捐贈,機構沒有進來的錢,那麼,離解散也就沒多遠了。
房東很會過日子,將陽臺改造成了廚房,空間擴大了不少,顯得特別合理。另外,一些罈罈罐罐的,他們都沒帶走,有的可以用,有的不能用,房東願意留下冰箱給他們用,就是意料之外的事,大家都有點高興,但是,高興過後,馬上惆悵了,擔心將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