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東南亞諸國並沒有完善好自己國內的產業鏈,而是像攤大餅一樣的繼續擴張廉價人工的代工模式,這樣一來,靠著無限量的外資和勞動力的投入提升經濟的話,使得戰線拉的太長,只顧市場佔有率,而不管投資回報比。
甚至在種種忽悠之下,他們選擇了外向型經濟,這本來對於小國來說無可厚非,因為他們的內部市場不夠大,可是過度的外向型經濟確是非常容易遭到外界卡脖子的。他們剛開始是大量的外資甚至是借來的外債投入到了市場上,大量的資金湧入導致了產出高速增長,而產出高速增長則帶動了出口高速增長,接下來帶動了經濟高速增長。而經濟高速增長則帶來了高通脹,高通脹則帶來了人工成本和貸款利率的上升,接下來頂住一攬子貨幣的近乎固定的匯率配合上國內的高增長和高通脹,則是會吸引熱錢大量流入進行炒作,而熱錢大量的流入又導致勞動力成本進一步增加,此時出口的利潤就減少了,國際收支開始失衡,國外炒家的熱錢選擇退出,帶動資金外逃,就會帶來經濟放緩……”
賈鴻漸在分析的時候,經常時不時的就拿出來了什麼什麼研究的資料,時不時的就拿出來了國外經濟學家的分析文章證明他的看法。在他的看法體系之下,在座的人都可以順著脈絡瞭解到一個事情,那就是東南亞其實已經到了一個需要轉折的關頭了,也就是說相當於當年rì本黃金年代經濟高速增長之後,從簡單的代工往更有技術含量領域裡面升級換代的時候了!但是這個時代的外部環境並不是太好,當年rì本黃金年代的時候正處於冷戰時期,美國需要花瓶來彰顯他們模式的正確,當然就會扶植rì本,但是在這個年代,蘇聯已經倒下,美國不用向任何人去證明他們模式的正確,因為倒下的蘇聯已經用他們的死來證明了美國是勝利者,而勝利者絕對就應該是正確的。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肥的豬就要殺,羊就要剃毛!
甚至賈鴻漸還拿出來了東南亞國家教育研發方面的投資跟GDP比值來說明問題,歐美國家這個比例都比較高,甚至中國在1995年的時候,這個比例都有1。5%之多,預計未來還要上升到3%左右的發達國家平均水準,但是此時新加坡的比值是1。12%,而港港更是低落到了0。05%的比例!
()免費電子書下載
這樣一來,當一個國家賺了很多錢,但是卻沒有用來培訓更多的大學生,培訓更多的科技人才的話,那麼企業升級就沒辦法自己完成,而社會上多出來的錢就會流向比較泡沫的領域,比如說股市和樓市東南亞五國的股市和樓市已經十幾年都沒有跌過了,都是一路只漲不跌!因此,在賈鴻漸的分析之下,這東南亞五國,那就是幾乎用極短的時間就跨越了工業化時代,而越進到了歐美的後工業化金融時代!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是投機客和投資客,反而實業因為中國的崛起越來越難做,同時一些東南亞的實業企業家紛紛發現做實業賺錢太慢,還不如拿了錢去炒樓炒股票,這樣一來進一步掏空了東南亞的工業基礎,可以說是直接去工業化!也就是說,這樣的幾個東南亞國家,在自己本身還只是代工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過度到了把錢投入金融市場玩兒股市樓市甚至是金融衍生品的“虛擬領域”,而這樣玩兒多了之後,就是本來應該跟工業服務的金融業反而喧賓奪主!這樣的一個後果,那如果來一個危機,絕對要倒黴就跟賈鴻漸預測過的美國危機一樣,不管是外界引爆還是內部引爆,反正引爆之後,肯定就是內部因為工業萎縮而無法提供足夠的崗位,從而大量的失業人口反而會引起社會動盪!
“按照我個人的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