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不足,所以國家多印了兩百個億來收購農民多產的糧食,保證農民不會在豐收的情況下收入縮水,不會碰到。”

這1996年,那真是農業大豐收的一年,據說收上來的糧食已經多到了糧倉都放不了的地步!而在這個錄音帶裡,朱老總還黑sè幽默的開了個玩笑“統計部門說倉庫裝不下,我說,沒關係,現在我們停產、半停產的企業多得很,可以把廠房騰出來裝糧食嘛。”

最後,這朱老總還帶著一絲絲的得意向與會人員宣佈道“以前80年代,我們國家一直是物資匱乏,老百姓想買個電冰箱,都必須走後門才能拿到電冰箱票,否則有錢都買不到。但是現在我可以宣佈,中國已經到達了供大於求的地步了,按照我國1996年底的統計,現在除了華夏高科的步景660小車以外,全國範圍內就沒有供不應求的產品了!”

聽著朱老總的話,賈鴻漸真心有點苦笑出來了,這時代不同同樣的事情那人們的反應都能不同。後世如果每個行業都供過於求,絕對能讓國內的領導滿面愁雲,因為供過於求那倒最後很容易引發經濟危機的外國的經濟危機表現最明顯的不就是往河裡倒牛nǎi麼,那不就是供過於求麼?不就是資本家寧願蔬菜爛在地裡都不肯運出去賣麼?但是同樣的事情在這個年代,卻能讓朱老總開心的笑出來,這是何等的諷刺?也只能說,是以前計劃經濟的時代物資匱乏,匱乏的讓所有人都怕了!

這邊顯示報喜的,在報喜之後就是報憂,雖然朱老總對於自己上臺這幾年的國內變化比較欣喜比較自信,但是也有他頭疼的地方第一個就是重複建設。“這是最大的也是最難解決的。zhōng yāngzhèng fǔ原本經濟方針的一個關鍵,就是確保重要工程的進展順利,但是現在,國家每年投產的重大專案,有1/3從開工之rì便虧損,概因重複建設。所以,重複建設又可以成為國有企業走投無路的最重要的原因。然而這中間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危機,也即由工業和商業的問題而帶來的金融的問題。這就是說,一個國有企業因為重複建設了太多的企業,他產品賣不出去,還要生產,還要吃飯。誰給他飯吃?銀行。銀行的錢從哪裡來?是你們的錢,是儲蓄。把你們的錢都拿去補貼虧損企業,這能行麼?就像是我們一個智囊說過的,如果國際上出現一些大的問題,波及到我們國家了,那銀行沒錢的結果就是全國一起完蛋。所以,我個人反對在今後上馬重複的專案,一個也不上!”

說到了這裡,朱老總好像明白肯定會有人說他一刀切的問題,他自己直接就說道:“我知道你們會說我一刀切,說我這是簡單粗暴。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不簡單粗暴不行。現在不是計劃經濟年代了,在計劃經濟年代,zhōng yāng說不許建造,就沒人敢建造,zhōng yāng不批准,銀行就不給錢,銀行不給錢,他們就建不起來。但是現在呢,我們說不許建,他們不支聲,也不打個招呼,也不要我批准,甚至也不要zhōng yāng撥款,他們就自己找資金偷偷的就去建了,盈利了還好說,要是虧損了,就一個個的跑來哭窮,要救命。你說我們zhōng yāng救不救?”

甚至說著說著,這朱老總還居然談到了倪潤豐了“我前幾天跟蜀川一個叫長宏的公司總經理倪潤豐談了一下,我跟他說倪潤豐啊,你知不知道現在國內多少電視機企業找我告你的狀啊?他說不知道,他問為什麼他把企業做的這麼好,佔據了國內將近8成的市場,還有人告狀。我說,就是因為你們做的太好了,弄得別人沒飯吃,別人才告狀!在資本主義社會,講究優勝劣汰,效益不好的企業自己就死掉了。但是在中國呢,他們喊著啊我們都是國家的企業,我們都是人民的,我們養活了這麼多職工,國家你們不能不要我們,不能讓我們死啊!結果呢,你們長宏一個公司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