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你準備把五六千日本人給弄到國內來?弄到上滬來?弄到咱們公司來?”蘇萍當時一聽就有點反感了,“弄那麼多小鬼子來幹嘛。那以後咱們公司中國人還沒日本人多呢,那是說中文還是說日文?”
“媽,又不一定全塞咱們公司。量才適用唄。實在不行咱們組一個分公司,專門做僱傭軍。誰家需要日本資深員工指導了,花錢給咱們,咱們把人派出去教他們,這也是個賺錢的事兒錒。媽,你想想看,這些人那技術基本上都是日本水平。雖然都是小工廠出來的,但是不是代表小工廠就手藝差,機器能做到的精度還是低,日本很多大公司他們需要配套的精密小零件。那都需要這種小工廠的資深工人手工去改模具壓制的。那些工人的手藝,最精細能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這比全自動生產線的機器精密多了!現在國內可是買不到這麼高精度的自動機床來弄模具的!”
賈鴻漸這可不是瞎忽悠,以前日奸臺NHK的一個紀錄片《中日對決——製造手藝人的攻防戰》裡面就講過,日本一個小工廠裡面的一個技師還就是能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精準度,靠的都不是眼睛看。而是靠手指頭摸上去細微的觸覺詫異來改造模具的!甚至在面臨中國大規模機器生產的時候,日本的小工廠那就是靠傳統的精細手工模具製造來在轉型走高階市場的!
蘇萍一聽這話,頓時有點被堵住了,她看了看賈剛,發現自己愛人好像不反對的樣子,於是就嘆了口氣說道,“那你就按照你想的來做吧。”得到了老爸老媽的許可之後,賈鴻漸開始仔細籌劃了起來。在這一千多個老爺們兒裡面,有幾十個以前是在小電子廠或者是小家電配套廠裡面工作過的,有過電飯煲、電熱水壺之類東西得研發經驗,這種人租給長宏是不錯,還有幾個人是跟那個有朋友送汽車的傢伙差不多,以前當過小公司老闆的,這種人吸收進華夏高科,弄來噹噹公關部的還是不錯的——畢竟這個年代國內一些人還沒見過什麼太多的外國人,一聽有外國口音那直接感覺就不一樣了,華夏高科這要是又幾個外國人來當手下,那跟外面公關起來,效果跟中國人那是不太一樣的……
在剛差不多籌劃完這些鬼子怎麼分配之後,賈鴻漸接到了一個電話。來這個電話的不是別人,而是NHK的大河劇監督!原來,本來那NHK得衛星臺節目表早就排的滿滿的,賈鴻漸賣給人家一次性播放的《三國演義》那都擠不上節目表,最後人家大河劇的監督職能把第一集給弄在三月份的時候播放,而之前乾脆就時不時的放放播放預告什麼的。結果誰知道正好運氣好,三國演義播放之前的節目,因為大地震的原因,一下子收視率少了不少,等到日本這邊兒的老百姓注意力都回到了娛樂上的時候,《三國演義》的第一集開始播出了!
這播出的第一集,那收視率足足有17%之多!雖然這個收視率跟賈鴻漸之前弄的那個《口袋妖怪》沒辦法比,但是畢竟這只是在NHK衛星臺的一個分臺裡面播放的,而且宣傳總沒辦法跟《口袋妖怪》進行對比!可以說這17%的第一集收視率一出來,直接就成了NHK衛星臺年度收視率第一了!甚至連NHK主臺也就是有線臺的大河劇都完全競爭不過!
當時看到了17%的首集收視率,那大河劇的監督還以為是看錯了小數點,以為真實的收視率是1。7%呢!當反覆證實的確是17%之後,這個大河劇監督那直接就跑到了臺長室進行彙報,而結果就是NHK馬上跟賈鴻漸進行聯絡,準備購買全部的日本地區版權!
哼!現在知道《三國演義》受到歡迎了吧?之前要賣給你們你們還嫌貴,現在知道受歡迎了,那能便宜賣你們了?還開5萬美元一集而沒漲價那已經都算是相當有誠信講良心的了!
之後跟NHK談判的事情,那都是波瀾不驚,幾乎沒什麼波折就搞定了。這事兒本身賈鴻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