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不一樣,這個年代的外國人基本上可以說很少會尊重中國本土的“國情”,他們非常傲慢的覺得只要按著西方的那一套,絕對就能三個月橫掃中國市場。不過呢,在賈鴻漸率先掀起的這場民族品牌大反攻的面前,跨國公司門的傲慢會阻礙他們摸清楚牢固的佔領中國市場的規律,同時他們的傲慢會讓他們表現的十分眼高手低。

就賈鴻漸知道的來說,這個年頭歐洲最大的食品公司法國的達能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這達能公司在中國自建了一架餅乾廠,收購了蜀川的一家啤酒廠,但是不管他怎麼做,東西死活就是賣不出去,不管怎麼營銷,都是一個虧損的境地。而ge在金陵創辦的嘉寶照明工程有限公司這個年代也一直無法盈利,本來這個由愛迪生這個大壞蛋創辦的百年企業儘管是燈泡的發明者,可是在中國市場上,不知道怎麼運營和製造的成本就是降不下來,根本沒辦法跟江浙一帶的中小型燈泡廠競爭。甚至ge的美國市場研究人員非常認真的深入中國市場調查之後,很悲劇的發現中國消費者還就是看重價效比還就是看重價格,哪怕ge燈泡擁有各種優良效能,但是中國消費者還就是不買!對這種結果,甚至連現在如日中天的經營之神傑克韋爾奇也只能耿耿於懷卻無計可施。

如果說達能和ge只是虎落平陽被犬欺的話,那麼這個年頭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製造商惠而浦則是表現的可以用“弱智”兩個字來形容了。跟7080年代就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品牌相比,惠而浦這個在全球家電市場擁有14%市場份額的巨型公司顯然來的有點晚。於是惠而浦自己覺得很聰明的開始透過併購的方式快速切入市場——在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和彩電四大領域裡面,他都找到了這個時間在市場上表現不錯的四個企業進行合資。

比如首都的雪花電冰箱公司,惠而浦收購了它,然後建立了首都惠而浦雪花電器有限公司,同時還有上滬的水仙洗衣機廠,羊城的峴華微波爐有限公司和藍波空調公司都被惠而浦給收購了。在收購的時候,中外很多媒體都說惠而浦的合資將會對中國的家電產業產生重大的影響。恩,的確是這樣,他們會變成中國最大的反面教材……

這美國的惠而浦公司在這兩年裡會不斷的上演一系列弱智、蹩腳而又滑稽的市場表演,在冰箱領域裡,惠而浦自然擁有全球最先進的全無氟利昂冰箱成套技術,但是他們同時認為中國人不會有什麼環保的消費意識,也不會有能買得起全無氟利昂冰箱的消費水平,於是他們還就生產者雪花原本的那些“落後冰箱”。可是這樣也就罷了,問題是那些美國人太高傲了,惠而浦總部始終強調美方人員的控股,從生產、管理到銷售必須全部由美國人掌控,甚至希望中國合作者不要插手公司的“內部事務”。

在那些美國管理人員來到了中國以後,他們把自己關在毛玻璃圍成的辦公室裡,整天在裡面大發脾氣的用中國員工聽不懂的英語罵著什麼,而原本雪花的管理層只能變成辦公室小弟、小妹,只能負責每天按時按點的把熱咖啡給送到美國管理人員的辦公室裡……

也就是因為這種傲慢,結果惠而浦所有的併購都虧損嚴重,本來中國最大的微波爐公司峴華在惠而浦的“指導”下更是不斷丟失市場份額,直接讓以前讓峴華看都不願意看一眼的格蘭仕這種小品牌不斷的靠著降價戰略慢慢做大……

對於自己趁著這個時機掀起來一場民族品牌大反攻,賈鴻漸顯然是很滿意的,在歷史上沒有這個大反攻的話,哪麼到了21世紀中國市場上的家電產品就不會是國內品牌佔據著大頭了,這個本來的大反攻是會在95年才慢慢開始,可以說是在當時的民族品牌被逼到絕境以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一種自然反應,但是現在這個提前掀起來的,卻是在賈鴻漸的掌控下針對外國品牌大批次入市前的阻擊!本來也許是國際品